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51.
"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1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拟方退高黄汤对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120例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分为重度黄疸组90例和重型肝炎组30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1和治疗组-2予退高黄汤,对照组-1和对照组-2予茵栀黄注射液。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肝功能指标变化、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1各种中医症状消失率及ALT、TBiL、PT改善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治疗组-2除胁肋隐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且服用退高黄汤后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退高黄汤对重度黄疸型肝炎有效的作用机理与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胆汁排泄、恢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2.
复方五仁醇胶囊入血成分分析及制剂中相关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窦志华  丁安伟  王陆军  罗琳  张兵  施忠 《中成药》2006,28(7):1066-1068
目前,多数中药制剂是以测定一个或几个体外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指标,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中药虽成分众多,但只有那些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成分或其代谢产物才有产生药效的可能,中药药效成分研究应该以服用药物后的血清(即含药血清)为入手点[1],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也应该以真正能够被吸收入血的成分为对象[2]。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柴胡、叶下珠、三七4味药组成,其中五味子为君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科研制剂[3],该制剂组方简单,疗效确切。先期发表的论文建立了该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4],此次我们选…  相似文献   
153.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进行血清药化学研究,以便与该制剂血清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谱效关系分析,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已经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色谱图和空白血清色谱图,分辨该制剂给药后血清中产生的药源性成分,进一步比较全方制剂及各缺味、单味制剂给药后的血清色谱图,分析血中药源性成分的来源,并通过对照品比对对部分成分进行鉴定。结果ig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13个成分全部来自君药五味子,其中8个为制剂原形成分,包括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其余5个为代谢产物。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很可能出自血清中的13个药源性成分,结合血清药理学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明该制剂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法,采用Lichrosphere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1824~1.6416μg(r=1.0003)和0.1896~1.7064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2%和97.22%,RSD分别为1.02%和0.9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五仁醇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5.
目的优选五仁醇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安排实验,以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4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五仁醇浸膏生产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串联技术(HPLC-ESI-Q-TOF-MS)对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LC-MS-MS),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质量扫描范围为m/z 50~1 500。结果: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并与相关文献对照,从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4-(甲氧羰基)-2-氨基丁酸、紫草氰苷、耧斗菜内酯、蝙蝠葛内酯、蝙蝠葛氰苷、菲律宾厚壳树苷、天葵氰苷、橙黄胡椒酰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胡萝卜苷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结论:基于HPLC-ESI-Q-TOF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裂解数据,文献分析检索,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天葵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确认我国大陆产茵陈蒿中存在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并建立测定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鉴定,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0~400 nm;采用超快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Q-TOF-MS/MS)法鉴别,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PeakView 1.6软件提取总离子流图;采用对照品比对,比较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及总离子流图中相同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的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鉴定茵陈蒿中的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同时,采用HPLC法,于270 nm波长处测定35批茵陈蒿样品中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相同保留时间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相同,总离子流图中相同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的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