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主诉烦渴、多饮半年.2005年2月无诱因出现多饮,夜尿1次/晚.同年4月感明显烦渴,每日饮水量达14 L,尿量为10~12 L,夜尿3~4次;  相似文献   
82.
8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单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组、隔3d双剂hCG注射组及多剂hCG注射组.hCG剂量为100IU,分别在处理后第1、3、5、7、10d分批处死动物,测定血中hCG水平及睾丸组织的^125I-hCG结合位点。结果hCG在注射24h达主同峰,72h下降至检测水平以下,连续多剂组则持续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83.
患者女,20岁,因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间断抽搐1个月,于2000年3月30日入院.2000年2月因甲亢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3天出现手足抽搐,发作时手呈"鹰爪样",双腿伸直,头后仰,持续20min~1h,最长一次达4h,并出现昏迷,二便失禁.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缓解,但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既往无慢性肝病、肾病史,无胰腺炎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7℃,心率100次,呼吸20次,BP135/90mmHg,发育正常,意识恍惚,表情淡漠,毛发分布无异常,双眼睑水肿,面神经叩击征( ),束臂加压试验(-),口唇微绀,颈前可见16cm横向手术瘢痕,甲状腺未触及.无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两侧扩大,听诊第一心音低钝,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亢术后.  相似文献   
84.
85.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内ACT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药物诱发SD大鼠发生甲亢和甲低,研究甲状激素对脾淋巴细胞内免疫反应性ACTH(irACTH)的影响,甲亢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甲低组和对照组;血清TT3,FT3,TT4,FT4在甲亢组和甲低组间有显著差异;相同细胞数内irACTH量,甲亢组略高于对照组,而甲低组则显著低于另两组,表明甲状腺激素对淋巴细胞内irACTH的合成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6.
窦京涛 《药品评价》2008,5(8):379-379
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分别是美国礼来公司和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研制并生产的超短效或称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由两个多肽链(A链B链)通过2个二硫键连接而成,A链有21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87.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五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5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例PSIS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临床特征是:(1)生长发育迟缓;(2)出生时臀位分娩率高;(3)身高159~165 cm,下部量大于上部量,指间距小于身长;(4)骨龄落后3~8岁不等;(5)智力基本正常,但学习成绩逐渐下降;(6)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查;(7)垂体后叶功能正常;(8)垂体MRI增强扫描:垂体柄未见,垂体小,后叶异位.PSIS的发病机制不详.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是唯一有效的疗方式,但要把握治疗时机.结论 PSIS发病率低临床特征不同于单纯性垂体侏儒和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临床应提高认识,把握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88.
少年起病、伴尿崩症的颗粒细胞瘤目前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本文1例患者14岁,男性,以多尿为主要表现,头颅MRI示鞍区实性占位病变,术前垂体功能基本正常,曾考虑淋巴细胞垂体炎和生殖细胞瘤,分别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鞍区放疗均无效果。行经蝶肿瘤切除,病理为颗粒细胞瘤。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因垂体功能低下行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89.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是指病因不明的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促性腺激素的缺乏,不能刺激靶性腺发育而导致第二性征异常.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中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Ns)正常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出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99例PPGL患者,其中98例经病理证实为PPGL,1例为临床诊断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浆游离MNs,按照MNs水平分为MNs正常的PPGL患者(MNs正常组,n=10)与MNs升高的PPGL患者(MNs升高组,n=8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前准备、术中血压波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MNs正常组患者典型三联征发生率与MNs升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稍高于MNs升高组(40.0% vs.13.5%,P=0.031)。MNs正常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比例明显高于MNs升高组(60.0% vs.20.2%,P=0.027),具有PPGL典型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