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中国、日本及非亚洲人群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的临床特点。方法就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9例IAS患者临床特征,与北京协和医院总结的中国病例、日本及非亚洲人群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AS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范围较广,40岁以上人群更易患此病。亚洲IAS者发病前多合并Graves病和服用甲巯咪唑;非亚洲人群多合并风湿或血液系统疾病。IAS临床特点为严重的自发性低血糖发作,血免疫活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 insulin,IRI)浓度升高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阳性。低血糖既可发生在空腹,也可发生在餐后。IAS预后良好,低血糖症状多在1~3月内缓解。IAS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饮食、停用诱发药物,这可使多数日本患者症状缓解,而中国及非亚洲人群更常应用泼尼松口服治疗。结论 IAS临床表现特异,对低血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测定IAA有助于诊断IAS,本病治疗简单、预后良好,及早诊断和适当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对库欣综合征(CS)的诊断价值,探讨LDDST的最佳诊断指标和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后经试验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血、尿皮质醇的绝对值和抑制率作为LDDST的诊断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得出LDDST最佳诊断指标,同时计算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的试验切点。结果 285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库欣病154例(54%),肾上腺皮质腺瘤96例(33.7%),非ACTH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16例(5.6%),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14例(4.9%),肾上腺皮质癌3例(1.05%),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0.35%),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不良1例(0.35%)。146例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诊断包括单纯性肥胖、原发性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糖调节受损、高胰岛素血症、继发性闭经等。LDDST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1,诊断价值最高。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以146.5nmol/L(5.3μg/dl)为切点时敏感性97%,特异性98.9%;以美国内分泌协会临床指南推荐50nmol/L(1.8μg/dl)为切点的敏感性99.6%,特异性89%。结论 LDDST诊断库欣综合征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为诊断指标价值最大,以抑制后血清皮质醇146.5nmol/L(5.3μg/dl)为切点试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推荐为最佳诊断切点。以50nmol/L(1.8μg/dl)为切点则试验敏感性提高,特异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分析和总结女性分泌雄激素肿瘤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探讨此类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泌雄激素肿瘤的20例患者,其中11例来源于卵巢(卵巢肿瘤组),9例来源于肾上腺(肾上腺肿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影像特点、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 卵巢肿瘤组平均发病年龄(37.4±20.2)岁;肾上腺肿瘤组平均发病年龄(32.2±14.8)岁。卵巢肿瘤组病程为7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2.8±2.7)年;均表现为男性化;10例(10/11)患者表现为去女性化。肾上腺肿瘤组病程为7 d~2年,平均病程为(0.7±0.6)年;5例(5/9)患者表现为男性化;4例(4/9)患者表现为去女性化。卵巢肿瘤组血清睾酮(T)水平为14.1(9.0,25.4)nmol/L,血清17-羟孕酮(17-OHP)水平为(2.5±0.8)μg/L,血清硫酸去氢表雄酮(DHEAS)水平为(188±101)μg/dl;肾上腺肿瘤组血清T水平为7.1(4.9,16.1)nmol/L,血清17-OHP水平为(6.2±3.3)μg/L,DHEAS水平为(676±312)μg/dl。卵巢肿瘤组中10例(10/11)患者经阴道超声检出阳性,另1例(1/11)经手术探查发现,卵巢肿瘤组患者肿瘤直径为(5.2±3.2)cm,其肿瘤直径与血清T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0.50,P>0.05)。肾上腺肿瘤组均通过肾上腺增强CT检出,肿瘤直径为(10.7 ±4.1)cm,其肿瘤直径与血清T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0.23,P>0.05)。11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后病理提示3例(3/11)为支持-间质细胞瘤,7例(7/11)为脂质细胞瘤,1例(1/11)为畸胎瘤。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3例(3/9)为肾上腺皮质腺瘤,6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癌。11例卵巢肿瘤患者随访时9例存活,2例失访。肾上腺肿瘤患者随访时4例存活,3例失访,2例死亡。结论 分泌雄激素卵巢肿瘤及肾上腺肿瘤均可出现男性化、去女性化,二者均可使T水平明显升高,但无明显差异。肾上腺肿瘤组的血清17-OHP及DHEAS水平较卵巢肿瘤组高,肿瘤的平均直径也更大,其预后较卵巢肿瘤组更差。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整体治疗水平和控制达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6月~2009年12月连续收集67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等,对不同专科的内科住院医师诊断和处置MS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S者占62.3%,女性为64.5%,男性为60.2%,>50岁的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合并异常组分中肥胖比率最高(77.2%),其次是高血压(49.0%)、血脂紊乱(46.5%).90.2%的糖尿病患者伴发其他代谢异常组分.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检出率与代谢异常家族史、女性成正相关,OR值分别为1.48和1.92(P<0.05),而与运动治疗成负相关,OR值为0.68(P<0.05).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血压、血脂的药物治疗率分别为70.3%,73.9%和23.1%.门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4项达标率分别为31.8%、27.0%和12.6%.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各指标达标率均高于未接受教育的患者.门诊内分泌专科医师对糖尿病之外MS其他相关各项代谢异常的诊断(诊断率40%~50%)和处置(处置率20%~30%)水平均低.结论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MS检出率较高,整体治疗水平和达标情况较差,开展健康教育,尤须加强综合管理并提高门诊医生的处置水平以促进各代谢异常组分达标.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分析生长激素瘤(GH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1990年1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338例GH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病例资料较完整的25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资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治疗方式及结果 等,并对其中部分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我院GH瘤患者收治数量逐年增加,近3年收治患者例数占总收治患者例数56.2%;GH瘤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1,就诊年龄呈正态分布,41~50岁发病人数最多;GH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体征为手、足增大(60.7%),其次为鼻翼增大(35.7%),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42.5%),其次为视力、视野改变(26.6%);GH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糖代谢异常(72.6%),呼吸睡眠暂停、甲状腺肿或结节、心功能异常及结肠息肉发生率均明显上升(69.5%、56.4%、57.0%及54.1%),上述并发症检查患者例数分别占本研究总患者例数的42.1%、23.4%、37.3%、47.6%和14.7%;GH 23.37±1.42μg/L,IGF-1804.28±273.93ng/ml;垂体GH瘤85.0%为大腺瘤;手术治疗仍为一线治疗方案,选择药物治疗患者较少;随访率38.0%(84/252),随访患者缓解率40.5%;术后早期GH水平判断手术长期缓解的阳性率与真实随访手术长期缓解的阳性率基本一致(χ2=3.368,P>0.05).结论 近年收治GH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常见体征和症状分别为肢端肥大和头痛;对本病并发症的筛查尚不系统,存在大量遗漏,仍须加强患者治疗后随访,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后早期GH水平测定对手术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归纳总结国内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中文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FT1DM相关文献,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79例病例及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自2005年起,国内对FT1DM的报道数逐年增加,南方地区报道病例数明显多于北方地区;(2)...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分析外周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鉴别诊断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最佳截断点,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ACTH依赖...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基因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LRP16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16转染3T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建立LRP16基因高表达细胞系;利用2-脱氧-[~3H]-D-葡萄糖检测LRP16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LRP16对PPARγ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GLUT-2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LRP16基因高表达细胞系,3组细胞中LRP16表达均为对照细胞的2倍;对照3T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率明显高于LRP16高表达细胞(P<0.01);对照33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的PPARγ及GLUT-4或GLUT-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LRP16高表达细胞(P<0.05).结论 LRP16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细胞葡萄糖摄取.  相似文献   
139.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类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高血压药物,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提高组织血流灌注、增强葡萄糖向外周胰岛素敏感组织的转运和摄取、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抑制脂肪组织炎性反应、减轻游离脂肪酸毒性作用、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拮抗氧化应激反应和调节基因表达.因而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0.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分析周慧,窦京涛,郭爱岩,汪寅章本文对近2年我院收治的206例高泌乳素血症(HP)患者病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泌乳素(PRL)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206例均系住院患者,血清PRL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男>15μg/L,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