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执行功能。方法对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观察组)及1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受试者须对稀有声刺激执行按键反应(代表Go反应),对标准声刺激不执行按键反应(代表Nogo反应),通过头顶中央(Cz)记录大脑对听觉刺激信号产生的Nogo-P300波形,对Nogo-P300中的主成分Nogo-N2、Nogo-P3的波幅分别测量。结果观察组Nogo-N2、Nogo-P3波幅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ogo-N2、Nogo-P3显示反应抑制,可为卒中后抑郁提供执行功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外伤所致精神障碍P300电位特征及其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颅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53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智商测定,并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颅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和P3波幅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韦氏智力量表中领悟、算术和数字广度等分量表值颅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P300潜伏期与领悟、算术和数字广度值呈显著负相关(r=-0.29~-0.33,P<0.01),波幅则呈显著正相关(r=0.31~0.36,P<0.01).结论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颅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状况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依赖(AD)患者自主神经及感觉功能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56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分析SSR反应波及SEP上肢N20、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和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于酒精戒断2个月时随访AD组患者的SS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SSR异常率及反应波缺失率均显著升高(χ~2=7.860,P=0.005;χ~2=64.655,P=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入组时及酒精戒断后SSR波幅均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1)。与入组时比较,AD组酒精戒断后波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SEP上肢N20电位和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及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神经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患者酒依赖持续时间和日饮酒量分别与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335,P=0.017;r=0.369,P=0.008),与SSR波幅呈负相关(r=-0.294,P=0.038;r=-0.310,P=0.028)。结论 AD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C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传导痛温觉Aδ纤维功能障碍等小纤维损害为主,深感觉传导路尚无明显影响,SSR可为AD提供周围神经早期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但却没有可证实的相应器质性病变基础的神经症,其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已有研究表明,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并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之一,而且疾病的发生也与此类患者的敏感或扩大的知觉认知方式可能有关[1].临床中可观察到患者的人格特征与认知相关,但二者关系究竟如何尚未得到证实.故本研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MMPI)及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海洛因依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MMPI及ERP测定,并将两组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中MMPI测定异常率为63.64%(28/44),其量表中Hs(疑病),D(抑郁),Pd(心理变态)、Pa(偏执)、Pt(精神衰弱),Ma(轻躁狂)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海洛因依赖患者ERP测定异常率为52.27%(23/44),其中N2波及P3波(即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也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MMPI及ERP电位对海洛因依赖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测定和事件相关电位P 300对躯体化障碍认知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对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和事件相关电位P 300测定,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躯体化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 2、P 3波潜伏期延长,N 2、P 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②躯体化障碍组在领悟、数字广度、词汇、编码、填图、图片排列因子方面都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的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躯体化障碍组在W 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N 2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 CST持续错误数均呈负相关(P<0.05),P 3潜伏期与领悟、编码、填图、W CST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P 3波幅与领悟、编码、持续错误数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 300能较好地反映躯体化障碍的认知功能,可以作为躯体化障碍的1项客观电生理参考指标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对40例PD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PD组SSR测定异常率为 75%(30/40),SSR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PD 患者存在一定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SSR可作为判断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AD)患者执行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为AD执行功能损害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收集31例男性AD患者为酒依赖组,26名健康男性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00,ERP-P300)测定,酒依赖患者WCST和ERP-P300均在戒断症状消除后评估。结果酒依赖组的WCST完成分类数(Cc)[(3.48±2.02)vs.(4.68±1.37)]、概念化水平(Cl%)[(43.24%±23.10%)vs.(63.26%±15.75%)]低于对照组,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43.85±25.66)vs.(29.18±15.16)]、错误应答数(Re)[(57.42±26.51)vs.(30.47±14.64)]、持续错误数(Rpe)[(44.06±18.52)vs.(30.84±13.31)]高于对照组(均P<0.05)。酒依赖组ERP-P300的N1[(4.26±1.97)μv vs.(7.89±3.69)μv]、N2[(3.48±2.22)μv vs.(5.03±2.56)μv]、P3[(3.46±2.31)μv vs.(6.94±3.99)μv]波幅较对照组降低,N2[(256.30±31.62)ms vs.(223.68±31.73)ms]、P3[(355.42±27.81)ms vs.(314.52±21.64)ms]潜伏期延长(均P<0.05)。酒依赖组WCST与ERP-P300相关分析显示,Cc及Cl%与N1、N2、P3波幅呈正相关(P<0.05),与N2、P3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Rf、Re、Rpe与N1、N2、P3波幅呈负相关(P<0.05),与N2、P3潜伏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A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表现为抽象概括、认知转移和反应抑制能力下降及ERP-P300家族多成分异常,以波幅改变较为明显,ERP-P300多成分分析可更全面地了解AD执行功能障碍的电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危险因素及脑电图变化.方法 对83例抢救成功的急性CO中毒昏迷患者按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32例)和非DEACMP组(51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评分、中毒后昏迷时间及随访期间6次EEG评分,分析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DEACMP组比较,DEACMP组年龄、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评分、昏迷时间和6次EEG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DEACMP发生与年龄、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评分、CO中度后昏迷时间呈正相关(r=0.311、0.435、0.631,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评分、中毒后昏迷时间进入方程.DEACMP组EEG具有随假愈期好转后又恶化再缓慢改善的特点,与临床过程平行.结论 CO中毒后昏迷时间长和既往心脑血管病史为DEACMP重要危险因素;DEACMP患者EEG变化与临床过程平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UMB)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躯体化障碍组的EPQ-E和EPQ-N分、EPQ-L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躯体化障碍组父母有更少的情感温暖和理解(P<0.01),母亲有更少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P<0.05);(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与EPQ-E呈正相关(P<0.05);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与EPQ-N呈负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与EPQ-N呈正相关(P<0.05);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及拒绝、否认因子与EPQ-L呈正相关(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人格问题,表现为外倾、神经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有关,个体童年时期经历过多父母对其情感上的忽视、被拒绝、压抑与躯体化障碍人格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