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1 毫秒
71.
程颖  郭珑华 《循证医学》2013,13(1):30-33
1文献来源 Su KY, Chen HY, Li KC, et al. Pretreatmentepidermal mutation growth predicts factor receptor (EGFR) T790M shorter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ponse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 2012, 30(4): 433 -440.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索慢病管理方法与实施规律.方法 选择广东省中山市开发区城东和健康花城两个社区中的80例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HJK-H05慢病管理系统为实施工具,选择量化运动、量化饮食、戒烟限酒和心理疏导等4个阶段进行干预管理,管理后的观察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餐后2h血糖、达标情况等.结果 经过观察,本组患者管理后的BMI、腰围和餐后2h血糖等指标与管理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从42.5%提高到了75.0%,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也从55.0%提高到了87.5%.结论 社区慢病患者采用HJK-H05慢病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和评价国产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预防和控制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对使用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于第1天化疗前1h口服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1粒(0.5mg/粒)和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模拟剂1片(试验组)或口服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1片(1mg/片)和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的模拟剂1粒(对照组),化疗12h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再次给予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模拟剂1片和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1片(1mg/片)。观察用药当天至化疗后5天患者出现急性恶心呕吐、延迟性恶心呕吐、体力状况变化情况和对恶心呕吐控制的满意程度VAS评分,必要时给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的解救性止吐治疗。结果 7家研究中心共入组240例患者,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18例。经全数据分析集(FAS)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89% vs.85.47%,P=0.8338),经非劣效检验,试验组不亚于对照组(95%CI下界值=-7.33%,u=2.558,P=0.0105)。经符合方案数据集(PPS)分析,两组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38% vs. 61.54%,P=0.0490)。整个观察期内试验组的呕吐发生率为2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422)。化疗第2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呕吐的患者呕吐次数(次/例)分别为0.15±0.52和0.3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化疗第1~5天两组0级恶心发生率和P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4天两组VA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便秘和总胆红素升高各2例,对照组发生便秘4例和药物性皮炎1例,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8%和4.24%(P>0.05)。结论 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在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所致的急性恶心、呕吐与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疗效相当,而对延迟性呕吐的疗效优于盐酸格拉司琼分散片,且安全性好,给药方便,建议准予上市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规范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高敏CRP(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ICM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随访期半年,所有研究对象在初始及随访结束时两次行血脂、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力(抗O2-活力)、丙二醛水平、hsCRP、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EMP)及内皮祖细胞(EPC)水平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治疗组血清丙二醛、hsCRP及外周血循环EM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抗O2-活力及外周血循环EPC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降低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并可能改善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5.
通过病例报告,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分析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对心血管的损害,可能与过多的儿茶酚胺共同构成双重因素引起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6.
李劲草  黄冰生  林桂雄  程颖 《新医学》2012,43(7):450-45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方法:79例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EPO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9名为对照组。研究期为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及研究结束时均接受血红蛋白、血清脑钠肽、血清MMP-9及LVMI检测,记录两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束时,EPO治疗组患者的脑钠肽、MMP-9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1),且血红蛋白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EPO治疗组患者LVMI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予CHF患者加用小剂量EPO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明显降低其贫血发生率、血清脑钠肽及MMP-9水平,且有降低其LVMI的趋势。  相似文献   
77.
2011年11月24日卫生部下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37号),这一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目的:一是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二是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三是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相似文献   
78.
程颖  魏殿军  姜琛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114-117
目的探讨常用的实验室血液学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将235例住院病例根据SLEDAI评分按病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血液系统损害占68.51%;中重度活动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基本无活动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轻度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C3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3、BUN、Scr可以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白细胞水平、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AST、ALT、U-rea与SLE病情活动度未见明显关联。SLEDAI为一种较好的评价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方法,是患者治疗、预后评价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9.
艰难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能够产生肠毒素A和细胞毒素B,是导致假膜性结肠炎的主要致病菌,并能引起牛、猪等动物腹泻.2001年以来,艰难梭菌感染在欧美各国广泛流行,住院患者感染率在英国占15.0%、法国1.7%~6.4%、西班牙8.8%、加拿大17.0%、印度15.0%;在中国,由于开展厌氧菌培养鉴定的实验室很少,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6/2019-05月作者医院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40例患儿中男25例,女15例;②患儿均有咳嗽、喘息,发热37例(92.50%),呼吸困难15例(37.50%),呼吸衰竭11例(27.50%),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7.5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2例(5.00%).15例呼吸困难的患儿中10例从发病至出现呼吸困难<3 d.③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不张27例(67.50%),单侧少量胸腔积液11例(27.50%),局限性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共9例(22.50%).④病原学检查发现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27例(67.50%),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昆合感染13例(32.50%).⑤40例患儿入院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取出支气管树样塑型性内生异物,入院后3d内行首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28例患儿住院时间[12.00(9.00,15.00)]d较入院3d后行首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12例患儿住院时间[16.50(14.00,21.75)]d缩短(P<0.05).患儿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塑型性支气管炎多以发热、咳嗽起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可伴有肺不张、肺气肿、单侧少量胸腔积液,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塑型性内生异物是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