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8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2007—2009年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感染情况,为深圳市劳务工群体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07—2009年深圳市1226名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进行乙肝DNA检测分析。结果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总阳性率为48.94%。3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乙肝DNA阳性人数占乙肝DNA阳性总数的85.5%。64.73%的2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劳务工为乙肝DNA阳性。不同年龄组劳务工乙肝D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省份的劳务工的乙肝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劳务工乙肝DNA的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对30岁以下(特别是2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监测,以便对外来劳务工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为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深圳市劳务工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以及就餐行为,为政府更好解决劳务工就餐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劳务工4306名,统计学上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劳务工多为年轻的制造业工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对合理膳食知识了解不多,32.1%通过电视或广播获得食品安全知识.就餐过程中,劳务工最关注是食物的卫生情况(占63.5%),对肉和肉制品、保健食品、乳及乳制品最不放心.大多数劳务工最常用的就餐地点是食堂,就餐价格早餐多在3元以下,中、晚餐为3-5元,外出就餐频率不高,对就餐地点最不满意的是卫生状况.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食堂、地摊和小餐馆等劳务工常见就餐地点卫生状况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免疫活化状态,探讨经性途径高暴露HIV-1不易感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37例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简称HEPS人群)、65例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者(简称HIV+人群)、128例健康对照者(简称HC人群)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4绝对数、CD4/CD8比值高于HIV+人群(P〈0.001),而该两类人群的CD8^+绝对数则低于HIV+人群(P〈0.001);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38^+/CD4^+、HLA-DR^+ CD38^+/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P〈0.001),同时HEPS人群的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C人群(P〈0.05);HEPS人群的HLA—DR^+/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和HC人群(P〈0.001)。结论HEPS人群对HIV-1的不易感性可能与其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活化抗原表达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调查影响劳务工结核病管理、治疗效果的因素,为制定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深圳市6个区经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的外来劳务工结核病患者1364例(研究组)和当地户籍结核病患者436例(对照组).结果结核病患者发现与首诊医疗单位、工作流动性、经济状况等有关,个体诊所首诊怀疑结核病比例(39.0%)偏低.有58.4%(796例)的劳务工患者就诊延迟,其中以患者自身不重视(55.9%,445例)、自觉症状轻(19.3%,154例)、医院远不方便(10.2%,81例)为主;而户籍人口有68.1%(297例)患者就诊延迟,其中以不重视(177,59.6%)和不方便(47,15.8%)为主.二者相比延迟因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9,P<0.01).有39.9%(544例)的劳务工患者与49.1%(214例)的户籍人口患者诊断延误,二者相比延误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1,P=0.293).17.6%(240例)的劳务工患者与13.1%(57例)的户籍人口患者有药物漏服现象,二者相比药物漏服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6,P>0.05);77.5%(1057例)的劳务工患者与31.8%(138例)的户籍患者认为督导点服药对工作、生活有影响,两者相比服药点给患者带来困难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P<0.05);79.2%(1080例)的劳务工患者与63.3%(276例)的户籍人I=I患者曾未按医生处方要求取药,二者相比未按医嘱取药的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84,P<0.01);51.2%(699例)的劳务工患者与46.1%(201例)的户籍人口患者曾未按医生要求及时化验,二者相比其主要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P>0.05).结论 影响深圳劳务工结核病管理、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必须加强宣传,提高患者的就诊意识,健全转诊机制,减轻劳务工经济负担,以降低区域结核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apml gen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的Taqman控针技术检测357例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345例健康对照的脂联素基因(rs2241766、rs266729)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rs2241766等位基因T→G突变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无关(OR=1.55,P=0.005);rs266729多态性与总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无关(OR=1.13,P=0.57),但GG纯合突变增加了女性缺血性脑卒的发病风险(OR=3.25,P=0.04).结论 rs2241766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东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相关;rs266729等位基因GG纯合突变可能是我国东北汉族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6.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刚  程锦泉  彭绩  王峰  彭良斌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404-1406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呈增长趋势。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均表明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将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诊断鉴别和新的抗炎疗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作为组织损伤处白细胞外渗的先决条件。介导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粘附,这种粘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建立特区20多年来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预防控制类似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回顾、收集、分析、整理深圳市特区建立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控制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建立特区以来有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5宗,包括1984年疟疾大流行、1992年霍乱暴发流行、1993年8·5大爆炸、1994年禽流感事件、2003年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这些事件中疾病流行强度高,对人群健康危害大,均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结论有必要制定适宜的地区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以预防控制类似事件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对深圳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深圳市居民乙肝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性,为控制乙肝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7~8月抽取深圳流动人口和户籍居民3 771人(流动人口1 873人,本地户籍居民1 898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深圳市流动人口HBsAg阳性率为7.05%,略高于户籍居民(6.32%);抗-HBs阳性率为67.16%,低于户籍居民(76.61%);深圳市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HBsA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0.79,P=0.373);深圳流动人口中低文化水平人群(初中及以下)HBsAg阳性率高于高文化水平人群(高中及以上)(x2=7.01,P=0.008);出生在深圳的流动人口HBsAg阳性率远低于出生地在其他省市的流动人口.结论 深圳流动人口乙肝感染情况比深圳户籍居民严重,因此加强深圳流动人口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对控制深圳乙肝流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流行状况,为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深圳市抽取2个行政区,调查1 ~59岁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共3 771人.并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同时,对2005-2010年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深圳市居民HCV总感染率为0.53%;40岁及以上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1.00%,40岁以下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0.38%,两组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27);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农民的抗-HCV阳性率(1.89%)最高;不同文化人群中文盲人群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1.92%)最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新发病例数在2010年首次超过乙型病毒性肝炎,居病毒性肝炎首位.结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已成为深圳市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流感病毒N1、N2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N1、N2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采用十倍稀释体外转录RNA检验建立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利用多种流感病毒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建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N1、N2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μl,扩增效率分别为102.21%和101.7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99%,重复性良好,特异度实验未发现有非特异性扩增。结论双重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N1、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