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项举措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某院采取多项举措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该院每年4月份和10月份9 82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2005年的数据为基线,2006-2012年采取培训、考核、监督、反馈及与相关部门合作等多项举措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从2006年的14.20%提高至2012年的92.30%;2006-2009年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偏高(7.00%~9.00%),2010-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2年下降至3.20%。2006和2007年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2005年(基线)基本相似,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及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2008-2012年预防使用的主要抗菌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其复合制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岁)、科室(骨科、普通外科和眼科)和年份(2011和2012年)是抗菌药物使用合格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采取多项举措进行干预可提高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种类,降低联合用药率。  相似文献   
22.
刘耀  胡蝶  程纯  刘杰  傅建  徐剑 《吉林中医药》2021,41(2):220-224
目的 采用UPLC-MS/MS法建立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黑骨藤中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以葛根素为内标,色谱柱:ACQUITY UPLC CSH C18(150 mm×3.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0.2%甲酸)(80:20)等度洗脱,流速...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在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本实验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PSD-95 mRNA及其蛋白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PSD-95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PSD-95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坐骨神经中度表达,损伤后迅速下降;PSD-95 mRNA从损伤后2d开始表达上调;而其蛋白水平于损伤后1周明显升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证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1周PSD-95与nNOS共定位于Schwann细胞上,而与神经丝蛋白NF-200共定位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PSD-95通过nNOS参与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内毒素,脂多糖(LPS)致伤小鼠肺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定位。方法 腹腔注射LPS制备小鼠内毒素肺损伤模型,依据注射时相和剂量不同随机分组。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肺组织SSeCKS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情况,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SeCKS在肺组织中的细胞定位。结果 SSeCKS表达水平与LPS用量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1、5、10和15mg/kg组SSeCKS mRNA水平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注射剂量增高SSeCK SmRNA表达量亦逐渐增高;不同时相LPS(5mg/kg)注射后肺组织中SSeCKS mRNA水平表达呈动态变化过程,1h开始增高,3h达到表达高峰,12h降至正常水平;SSeCKS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与mRNA水平变化相一致。SSeCKS在肺组织中定位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SSeCKS是炎症反应蛋白,其表达量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内毒素可诱导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SSeCKS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鬼臼乙叉甙(Etoposide,VP16)对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beta-1,4-galactosyltransferaseV,β-1,4-GalTV)的SHG-44胶质瘤细胞死亡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β-1,4-GalTV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和Hoechst33258染色法,分析不同浓度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GalTV-HA/SHG-44)、反义β-1,4-GalTV(GalTV-AS/SHG-44)和空载体(Mock)的SHG-44细胞后细胞的凋亡和死亡情况。结果:①低浓度的VP16(20μmoL/L)处理24h后,GalTV-HA/SHG-44组的死亡细胞加上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Mock组(t=4.5506,P<0.01)和GalTV-AS/SHG-44组(t=5.0865,P<0.001)。GalTV-AS/SHG-44组的死亡细胞加上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ock组(t=3.2873,P<0.01)。高浓度的VP16(120μmoL/L)处理48h和72h后,GalTV-HA/SHG-44组死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ock组t=3.3664,(P<0.05;t=5.4953,P<0.01)和GalTV-AS/SHG-44组(t=3.1732,P<0.01;t=4.6035,P<0.001)。②MTT分析显示,VP16处理48,72h后,GalTV-HA/SHG-44组活细胞数明显高于Mock组(t=5.0783,P<0.05;t=3.8923,P<0.01)和GalTV-AS/SHG-44组(t=4.5667,P<0.01;t=4.7849,P<0.001)。③VP16(20μmoL/L)处理24h后,用Hoechst33258染色。镜下观察到死亡或者凋亡细胞中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 4细胞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 (beta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Ⅴ ,β 1,4 GalTⅤ )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分析鬼臼乙叉甙 (VP16 )处理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的SHG 4 4细胞后其细胞粘附作用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 12 0 μmol/L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反义 β 1,4 GalTⅤ和空载体的SHG 4 4细胞 2 4h后 ,采用westernblot检测整合蛋白 β1表达变化及局部粘着斑激酶 (focaladhesionkinase,FAK)的蛋白水平和FAK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在未经VP16处理的 3株SHG 4 4细胞中 ,FAK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 ,而整合蛋白 β1的蛋白表达在转正义 β 1,4 GalTⅤ的细胞中最高 ;经VP16处理后 ,SHG 4 4细胞中整合蛋白β1的表达水平增高 ,FAK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但整合蛋白β1,FAK及其磷酸化水平随细胞中 β 1,4 GalTⅤ表达水平不同而变化。 结论 VP16处理对表达不同水平的β 1,4 GalT Ⅴ的SHG 4 4胶质瘤细胞的粘附影响有所不同 ,提示胶质瘤表达 β 1,4 GalTⅤ不仅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 ,而且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1 μmol/L ATRA作用后的U937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p16、021、027及p27相关分子skp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U937细胞中027与Skp2的结合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1μmol/L ATRA作用72 h后,72%的U937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分析显示,ATRA能诱导cyclinA、Skp2表达下凋,p21、p27表达上调.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中p27与skp2存在相互结合的情况.结论 ATRA可能主要通过诱导p27表达上调引起U937细胞生长阻滞,其过程是由p27相关分子Skp2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28.
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增强氨氯地平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氯地平是新型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本文报道应用氨氯地平治疗60例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结果。第1组单纯口服氨氯地平,第2组口服氨氯地平加上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果表明,第1与第2组患者14种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4.12%与94.5%。14种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卡氏心功能测定均有明显的改善,但第2组的效果更好(P<0.05)。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明显,舒张压的下降略逊于收缩压,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后,有效率从86.62%增至93.34%。在第1与第2组中,心绞痛的发作分别减少了52.64%与70%。  相似文献   
29.
多巴胺对实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和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两种深度多巴胺(DA,10^-5和10^-6mol/L)对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皿刀豆素A(Con )诱导的增殖反应的影响;并动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了大鼠在注身抗原绵工细胞(SRBC)后的2 ̄7天,胸腺和脾脏中D芩 变化。结果说明:(1)10^-5和10-^6mol/L DA都能显著增强T细胞增殖。(2)  相似文献   
30.
Cyclin D3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的失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是G1/S期转换的重要正性调控因子,包括3个亚型:Cyelin D1、Cyclin D2和Cyelin D3。已证实Cyelin D1是1种原癌基因,其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yclin D2在胃癌、结直肠癌、骨肉瘤、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肿瘤中发现有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