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21篇 |
药学 | 1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放射性籽源固定于一定的载体材料中制成放射性籽源薄层片、在瘤床或肿瘤表面植入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它可以优化空间剂量分布、减少籽源移位、扩大临床适应证及方便实施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125I籽源持续照射对人肺癌细胞凋亡及DN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5I籽源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以及对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549和NCI-H446两种辐射敏感性不同的人肺癌细胞株,采用9粒125I籽源组成的平面照射装置进行持续照射,吸收剂量为2 Gy.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NA-PKcs蛋白表达.结果125I籽源照射2 Gy后,A549和NCI-H44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14±1.12)%和(25.27±5.65)%,分别是对照组的5倍和8倍左右,其中NCI-H446细胞的凋亡率较A549细胞显著升高(P<0.05),显示NCI-H446细胞更敏感.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均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P<0.05).A549细胞自身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I-H446细胞(P<0.05).结论125I籽源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效果与DNA-PK修复基因的状态和受照射后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又名B23、N038、Numatrin,是一种多功能的核仁磷酸化蛋白,广泛表达于各组织细胞,穿梭于胞核与胞质参与核糖体的装配、前rRNA的加工剪切、DNA复制、中心体复制、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近年来,对于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颇受关注。自从Stein首先报道了NPM-ALK基因是CD30^+(ki-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典型特征后,NPM作为分子遗传标志物与疾病诊断、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1994年,Morris和Shiota克隆出NPM-ALK融合基因后,人们发现NPM变异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重要的标志物,寻求端粒酶活性表达必需序列是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方法之一。方法:本文通过RT-PCR、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hEST2逆转录功能区片段表达。并以端粒酶活性检测hEST2逆转录功能区片段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相关 ,并以端粒酶活性TRAP法为对照。结果:hESTα逆转录功能区片段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结论:含有包括端粒酶特异性T功能区片段在内的7个逆录功能区区域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这为端粒酶调控机制及其诊断和抑制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5.
46.
诊断辐射损伤,一般都以分析染色体畸变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因染色体标本制备复杂、观察费时,难以推广或作群体普查。近年来有资料介绍微核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和染色体畸变有一定的关系,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已在辐射损伤和化学诱变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将微核测定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予以扼要介绍。 一、微核测定的方法 微核亦称核卫星、包涵体或核碎片,存在于细胞浆中与主核完全脱离、边缘整齐平滑、染色和主核结构一致。这种微核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与主核的比例也不一致,小的直径在1微米左右,大的可达3微米以上,但不超过主核的1/5~1/3。微核的Feulgem反应呈阳性,用H~3TdR标记证明有合成DNA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sOGP)对实验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AA)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促进作 用。方法BALB/C小鼠辐射5Gy后,尾静脉输注DBA/2小鼠混合淋巴细胞1×105个/鼠,建立EAA动物模 型。造模次日始腹腔注射sOGP共12d,每天分别为0.05、0.5、5.0 nmol/鼠,共3个剂量组,第14天杀鼠检测体 重、脾重、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s)、骨髓涂片及胸骨切片等,并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培养。结果 骨髓涂片与胸骨切片中均可见随着sOGP治疗剂量的增高,骨髓增生逐渐有所恢复;各组 CFU-GM增殖能力则表现出显著差别,治疗效果与剂量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结论 sOGP可有效促进 EAA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其作用环节可能位于干细胞或其上游水平,提示sOGP在促进造血恢复方面的潜在 前景。 相似文献
49.
补肾泻肝方对辐射诱导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补肾泻肝方 (“BuShenXieGanFang” ,简作补泻方 ,“BXF”)减少辐射所致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N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BMNCs凋亡的影响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BMNCsIL 1和wtp5 3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 补泻方能明显减少 4Gy照射后 2~ 2 4h的BMNCs凋亡。在 2~ 10Gy剂量照射后 6h ,补泻方能减少BMNCs凋亡 ,尤以 2、4、8、10Gy为显著。辐射诱导IL 1和wtp5 3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用药组骨髓细胞经 2、4、6和 8Gy照射后IL 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用药组骨髓细胞经 2、4、6和 8Gy照射后wtp5 3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显示补泻方能增加辐射所诱导的内源性辐射防护剂IL 1基因的表达 ;降低辐射所诱导的与造血细胞凋亡有关的凋亡基因wtp5 3的表达。 结论 补泻方显著改善辐射所致骨髓细胞凋亡的机制与调控辐射所诱导的与造血细胞凋亡有关的IL 1和wtp5 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抑制裸小鼠体内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体内生长的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注射法向裸小鼠体内HL60-n和K562-n细胞移植瘤注射编码人野生型p53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使其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并导致其编程性细胞死亡。结果裸小鼠在接种HL60-n或K562-n细胞后24h,于接种部位连续7天注射编码野生型p53的逆转录病毒,移植瘤发生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直接注射转移野生型p53基因能有效地抑制裸小鼠体内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