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永久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PSVCS),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或)纤维性狭窄,同时无有效的侧枝循环建立,导致上腔静脉阻塞,治疗方法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上腔静脉形成术及支架置入术、手术治疗,根据其病程和发病原因,采用不同方法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30例正常青年和60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病人,以三种带通滤波(简称滤波)所获得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SAECG)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滤波逐步变窄,正常青年和阳性病人的QRS-D逐步缩短、LAS逐步延长而RMS_(40)逐步除低;25~250Hz、40~250Hz与80~250Gz间的LAS和RMS_(40),均有非常显著差异,25~250Hz与80~250Hz间的QRS-D亦有显著差别;三种滤波的VL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唯8例40~250Hz阴性者,25~250Hz却呈阳性。提示以时域法检测VLP,目前仍应同时采取25~250Hz和40~250Hz两种滤波为宜。  相似文献   
33.
患有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老年人,一旦出现脏器缺氧症状,即应考虑进行心脏起搏治疗。本文就当前受人瞩目的一种紧急心脏起搏法——大电极胸壁表面法(ZOLL—NTP)的发展简史、原理、应用范围、副作用、操作和注意事项等作一综述,旨在阐明该法在常用紧急起搏法中的地位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34.
1978年Berbari等首先采用心电信号叠加技术(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从犬和人的体表检测到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 VLP)。此后,用时域法(Time Domain Analysis或Temporal Domain Analysis,TDA)对VLP进行大量研究。但是,该法敏感性较差,假阳性较多,对宽QRS病人亦较难判定。  相似文献   
35.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能够降低恶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猝死率已经得到基本肯定。这类病人在安置 ICD 前。大多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虽然治疗有效,但电生理检查仍能诱发具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36.
传导障碍、心房颤动和早搏等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且被认为可能是老年人跌倒、骨折、卒中和意识丧失的重要原因.本文报告20例无症状和20例有症状的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所得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通过随访,评价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及无症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无症状组为20例健康者,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为65~98岁,平均84.2岁.所有受试者的常规心电图均示窦性心律,血压均低于170/95毫米汞柱.症状组为20例,有跌倒、虚脱、眩晕和旋转感等症状的住院病人,病史或体检均未发现  相似文献   
37.
38.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临床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9.
<正>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的临床应用是80年代恶性决速室性心律失常(MVA)治疗的一项重要成就,国内于1991年由苏州医学院率先开展,我院亦于同年为1例MVA患者安置了AICD,随访20个月效果良好。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评价和介绍。一、AICD在MVA治疗中的意义 (一)MVA的定义和预后根据Morganroth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分类,MVA是指具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和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  相似文献   
40.
经胸壁心内膜起搏法的急救应用(附三例成功报告)林晓耘,蒋逸风,程心培,尹世达,吴宰盛,查晓冰,余海春,刘玮目前,在大多数欧美国家中,心源性猝死已居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由冠心病引起者占90%。随着国人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国内由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