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奇邪"是<内经>发病学中的一个较为冷僻的概念,属于外邪的范畴,并引起具有特殊性表现的疾病和传变,相应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特异性."奇正"和邪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奇邪"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及其逻辑构架.  相似文献   
62.
程坤  沈莉  颜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09-610
惊恐障碍是以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而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恐惧体验,往往伴有心悸、呼吸急促、头晕、震颤及出汗等躯体生理症状,有时伴有濒死  相似文献   
63.
<正>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 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其特点为血清 IgG4 水平升高、类肿瘤样病变、组织纤维化及IgG4 阳性浆细胞浸润。2003年由MASAKI[1]等首次提出IgG4系统性疾病的概念,2010年《Autoimmun Rev》杂志将其命名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2]。研究发现IgG4-RD可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  相似文献   
64.
1 对象与方法 1.1 体检对象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我市城区职业人群共计3 596人,其中政府机关和科教卫生人员3 373人(男性2 144人,女性1 229人),占93.8%(3 373/3 596);少数企业管理者223人(男性154人,女性69人),占6.2%(223/3 596,包括离退休者),年龄21~87岁.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制备针对人肿瘤抑制素2(ST2)的小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功能和应用的初步鉴定.方法 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ST2分子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T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价值;建立检测可溶性ST2的夹心ELISA,检测热射病...  相似文献   
67.
本文将从脾治心立论,从历史沿革、经络理论、五脏五行理论、药物性味入手,结合临床实践,论证从脾治心之清热燥湿法治疗老年痰热痹阻型胸痹临床多获益,并为治疗胸痹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8.
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的术式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余年收治且行囊肿内引流治疗的胰腺假性囊肿62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手术方法以及效果。
结果:全组均经B超或/和CT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行囊肿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的31例,术后囊肿感染发生率为9.7%(3/31),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2%(1/31),无死亡病例。行囊肿胃吻合术的16例,术后囊肿感染发生率为12.5%(2/16),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7.5%(6/16),病死率为6.25%(1/16)。行序贯式囊肿外、内引流术的15例,术后囊肿感染发生率为6.7%(1/1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3.3%(2/15),无死亡者。
结论:囊肿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对适宜行囊肿胃吻合术的囊肿,建议行序贯式囊肿外、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后膜骨架蛋白1a(Homer 1a)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Homer1a 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根据行为学评分标准评价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运用TTC 染色法观察计算小鼠脑梗死体积。Tunel 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GFAP 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IL-6 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高于脑缺血组,说明Homer 1a 基因敲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较脑缺血组更为严重。实验组小鼠脑梗死体积与脑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增多。实验组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高于脑缺血组(P <0.05)。实验组和脑缺血组小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数都高于正常组(P <0.05),而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星型胶质细胞数量低于脑缺血组。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IL-6 表达水平均高于脑缺血组(P <0.05)。结论 Homer 1a 基因敲除小鼠可以加重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Homer 1a 可以减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