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应用的可能性,评估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CT灌注参数及图像,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结果 17例中CT平扫见创伤组织及周围脑实质低密度灶13例;CT灌注参数显示脑组织低灌注11例(64.7%),术区及挫伤脑组织高灌注4例(23.5%),2例未见明显脑组织灌注异常。低灌注者预后不良。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行CT灌注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对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不仅注意脑低灌注,还应注意高灌注的存在。  相似文献   
32.
颅脑损伤严重度AIS与GCS的比较朱政鸣程凯敏胡总结我科1993年7月~1994年11月收治的168例单纯颅脑损伤病人AIS90与GCS分值,比较其损伤严重度评定,对其中不相符合的原因予以探讨,并提出如何改进的设想.临床资料本组男117例,女51例;...  相似文献   
33.
急性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消除脑水肿、活化脑细胞、防治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等。比较积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溶栓和用机械的手段再通阻塞的动脉。目前临床上尤为重要的仍为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4.
脑出血围手术期的血压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围手术期血压调控与临床若干问题的关系 ,寻找血压调控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2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患者均行外科治疗 ,围手术期出现再出血 18例 ,其中术中再出血 10例 ,术后再出血 8例。预后根据ADL评分 :Ⅰ级 12例 ,Ⅱ级 18例 ,Ⅲ级 2 9例 ,Ⅳ级 2 0例 ,Ⅴ级 9例 ,死亡 4 4例 (33.3% )。结论 围手术期血压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血压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35.
钛网修补颅骨缺损276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使用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后的效果和出现的特殊问题,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276例颅骨损伤病人,其中男性212例,女性64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6.3岁。手工塑型:按照骨窗大小选择稍大的二维或三维钛网,根据术者颅骨外型在通用模具中进行手工塑型备用。数字化三维钛网预成型:术前行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扫描,并行颅骨三维成像,刻光盘由"钛网数字化成型机"对二维钛网进行成型加工后备用。手术按颅骨修补常规操作进行,将预成型并已经消毒的钛网按标记覆盖在骨窗上,周边选择适当的位置用配套的自攻钛钉固定牢靠。钛网中央选点用1号线悬吊8~10针。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7~9d拆线。结果大多数病人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早期钛网手工塑型,成形效果差异较大,个别病人有翘边现象。2006年10月起使用数字化钛网预成型,成型效果明显提高。颅骨修补后发生不良反应:皮瓣下积液12例,经观察全部可以自行吸收。术区积血或相临脑组织发生迟发性血肿6例,有2例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取出钛网。硬膜下与蛛网膜间形成积液囊8例,经保守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翼颞窝形成增生性包块2例,经特定电磁波照射后有所吸收变小变软。钛网发生后期排异反应4例,其中3例已取出钛网,1例自动出院。结论选择恰当的时机手术,材料的大小与形状匹配,解剖结构还原,使用钛网修补颅骨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行颞肌下或颞肌外颅骨修补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07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2~5个月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行颞肌下(55例)或颞肌外(52例)颅骨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术后皮下积液、感染、术后出血、钛网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外观异常、疼痛、咀嚼...  相似文献   
37.
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玮  刘科  朱政鸣  程凯敏  邹胜伟  黄涛  邓永兵  黄警锐  许毅  邓建平 《重庆医学》2011,40(24):2418-2419,242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46个动脉瘤),45个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治疗,对栓塞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中43例栓塞过程顺利(1例有2个动脉瘤的只栓塞了其中1个),1例(1个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CTA可作为临床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单纯颅脑损伤病人AIS-90评定与GCS分值的关系,对其中不符合的原因予以探讨,并提出改进设想。方法 选择单纯颅脑损伤病人168例(其中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入院时均行CT检查,伤情分别采用AIS-90和GCS评定比较。结果 AIS5与颅脑损伤GCS〉8分不符合的12例主要是单纯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且中线移位均〈5mm。若将AIS5血肿〉50ml、中线结构移位≤5mm列入AIS4,  相似文献   
39.
超早期微创穿刺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警锐  程凯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65-1966,1968
目的探讨对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进行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36例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对全部病例在发病6h内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其中11例在发病后48h内行第2次脑内血肿穿刺,6例在第1次手术后效果不佳而由家属选择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有8例因合并脑室内较多出血同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日常生活行为(ADL)Ⅱ级1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7例,ADLⅤ3例,死亡11例。另有5例手术后7~28d由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根据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外科治疗,可以提高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结果,为进一步的处理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40.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卒中程凯敏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脑卒中少见。共同的病理基础,缘于不同的诱因.表现出该病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拟就我科近三年遇到的4例和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治要点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