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回顾性分析 1 6 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 ,探讨基层医院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之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警锐  肖虹  程凯敏  方波  刘科 《重庆医学》2012,41(28):2924-2926
目的应用CT的GE AW4.4工作站VR融合技术(简称CT三维融合技术)分析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性质及附属情况,优选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术前应用CT三维融合技术对病变性质进行分类,就不同病例选择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案。结果 1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术前评估情况基本相符;3例行保守治疗。1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借助CT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掌握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意外损伤,对改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政鸣  刘科  方波  程凯敏  袁鹏 《重庆医学》2005,34(11):1603-1604,1607
目的比较单纯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90版98更新本评定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值的关系,对其中不符合的原因予以探讨,并提出改进设想。方法选择单纯颅脑损伤病人356例(其中施行开颅减压及开颅血肿清除术102例),入院时均行GCS检查,伤情分别采用AIS-90版98更新本和GCS评定比较。结果AIS 5与颅脑损伤GCS>8分不符合的24例主要是单纯硬膜外及单纯硬膜下血肿,且中线移位均<5mm。若将AIS 5血肿>50ml、中线结构移位≤5mm列入AIS 4,而中线结构移位>5mm仍列入AIS 5,本组颅脑损伤符合率将由69.6%上升到94.8%。GCS 13~15分的AlS 3~4有147例,两者评定的符合率仅为31.5%。结论AIS以解剖为基础;GCS依临床作判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仍为探索课题。随AIS进一步合理调配各部位所占的评分数值,增加临床内容,可使评分的准确性更高,并随计算机的推广而简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创伤性颅骨缺损自体修复的新材料及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弃用人牙提取脱钙人牙基质,利用其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在动物实验诱导骨再生修复成功后,对22例创伤性颅骨缺损在急性期进行术中一次性修复。病人年龄8~64岁,颅骨缺损范围4~5 cm 14例,6~8 cm 8例;开放伤17例,闭合伤5例。颅骨缺损区用脱钙人牙基质2~6g,与颅骨碎粒及骨屑均匀混合平敷在硬膜外颅骨缺损区内,术后临床检查、X线评价,CT多点骨密度值测定。结果术后第3周修补区能耐受压力,X片见骨窗区骨碎粒逐渐融合,CT值由最初20~40Hu上升200~700Hu,1年后,900Hu。全部病例无感染发生,未显免疫排斥反应。结论从弃用人牙提取人的BMP,用此材料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简单、有效。变二次手术一次完成,有别于传统的颅骨修复方法,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警锐  程凯敏 《重庆医学》2005,34(11):1635-1636
目的总结近年来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几年来共收治410例GCS3~8分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有32例(7.8%),因急性脑肿胀引起的有10例(31%),因迟发性血肿引起的有21例(66%),其他原因1例(3%)。其中急性脑肿胀者死亡10例(31%),迟发性血肿者死亡7例(22%),总死亡17例(53%),植物生存3例(9.45%),重残4例(12.5%),轻残5例(15.6%),恢复正常生活者3例(9.45%)。结论急性脑肿胀与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预后不同,前者死亡率几乎达100%,而远隔部位迟发性血肿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因此,尤其应注意远隔部位迟发血肿的可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一种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弃用人牙提取脱钙人牙基质 ,利用其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 ,在动物实验诱导骨再生修复成功后 ,对 2 2例创伤性颅骨缺损在急性期进行术中一次性修复。病人年龄 8~ 6 4岁 ,颅骨缺损范围 4~ 5cm 14例 ,6~ 8cm 8例 ;开放伤 17例 ,闭合伤 5例。颅骨缺损区用脱钙人牙基质 2~ 6g ,与颅骨碎粒及骨屑均匀混合平敷在硬膜外颅骨缺损区内 ,术后临床检查、X线评价 ,CT多点骨密度值测定。结果 :术后第 3周修补区能耐受压力 ,X光片见骨窗区骨碎粒逐渐融合 ,CT值由最初 2 0~ 40Hu上升 2 0 0~ 70 0Hu ,一年后 >90 0Hu。全部病例无感染发生 ,未显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从弃用人牙提取人的BMP ,用此材料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 ,简单、有效。变二次手术一次完成 ,有别于传统的颅骨修复方法 ,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28岁。右颞部出现进行性增大包块6个月入院。9年前曾从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经非手术治疗遗留右耳失聪、右侧面瘫出院。平时有头昏痛,近期加重,伴视力下降。入院查体:神清,右颞部皮下质硬包块约4cm×4cm×2cm,固定,无触痛,无搏动感,未闻及杂音。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颅CT示:右中颅窝混杂密度的近圆形占位性病变,向额、顶、枕及对侧延伸,部分凸向右颞肌下,大小约15cm×12cm×12cm,有明显增强效应,边界清楚,周边脑水肿不明显。岩骨断层扫描显示:右岩骨嵴、岩锥广泛骨质破坏。脑血管造影前后位示: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右…  相似文献   
18.
岩骨内动脉瘤十分罕见,自1954年Pierin和Agra报告了第1例岩骨内假性动脉瘤以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报道过26例,而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的岩骨内假性动脉瘤仅2例,本文报告1例9年前闭合性颅脑损伤,右耳血性耳漏,9年后发生右  相似文献   
19.
颅脑创伤昏迷病人的预后判断朱政鸣程凯敏徐小川邹胜伟刘科方波严重颅脑创伤昏迷病人(以下简称昏迷病人)的死亡率高达50%左右,而临床对其预后优劣尚缺乏理想的判断方法。笔者研究我科1990年6月~1992年6月收治的82例昏迷病人(GCS≤8分),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6岁.因突发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2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营养良好,胸部及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发现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小脑脑桥角及右侧额后近大脑镰旁各有一个2.5 cm ×2.5 cm×2.5 cm、1.5cm×1.5cm×1.5cm和0.5 cm ×0.5 cm ×0.5 cm的占位性病变(图1),其中右顶叶病灶周围脑白质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