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2种。生物瓣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置入后不需或只需短期抗凝。但是由于生物瓣容易钙化、衰败及破损撕裂等原因使得它的使用寿命受限,从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目前仍然没有有效提高生物瓣使用寿命的方法。机械瓣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1种人工心脏瓣膜,目前主要采用第3代的双叶瓣,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脉冲激光法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与低温各向同性碳同为非晶体碳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制作简单,成为现阶段构建组织工程化瓣膜的可选材料。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犬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脉冲激光法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瓣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杂种犬前肢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脉冲激光法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纳米涂层瓣膜共同培养,以单纯犬前肢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对照。结果与结论:两组细胞一氧化氮分泌功能无差别。倒置显微镜观察类金刚石薄膜材料周边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衰老和异常核分裂现象。扫描电镜见血管内皮细胞在类金刚石薄膜上黏附紧密,细胞伪足延伸,细胞间出现互相连接现象,有细胞相互融合成片,将材料表面基本覆盖。表明类金刚石薄膜纳米涂层瓣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婴幼儿先心手术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在CPB下行根治性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 2.12%;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的关健是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加强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方法:10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充白蛋白并附加人工肾超滤,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60~1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20 min,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自动复跳86例,电击19例.结论:手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低手术后的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到242例,4种疾病的人均费用呈上升趋势,超标费用标准差较大,超标比例最高达100%,绝大多数药品费用比例在30%以下。结论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的限额标准仍是关键性问题,不同病种费用控制效果存在差异,药品费用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同时分别测定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人血管内皮细胞能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薄膜复合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生长。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PGI2在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正常,说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薄膜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化机械瓣膜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4、6、6分钟,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20、415、215、226分钟。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3例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后复跳,围手术期供心功能良好,术后患者康复顺利,现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用此方法可使供心得到良好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9.
背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对术者的操作要求很高。目的:探讨在体外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D三维动态模拟图及个体化组织工程化血管制备的可行性,为未来为临床医师提供模拟手术过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7例,将患者CT影像数据导入到医学图像处理软件,重建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血管及其分支模拟图。对重建出的主动脉血管模型制作出夹层的3D三维动态模拟图,制定个体化组织工程化血管,同时测量主动脉夹层模型与CT血管造影在不同位置的血管内径。结果与结论:①精确制定出夹层的3D三维动态模拟图和模型,可以制备出个体化的组织工程化血管,满足临床人工血管材料需要;②在窦管交界水平主动脉、头臂干水平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水平主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部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D三维动态模型的血管内径值与CT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提示,在体外可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D三维动态模拟图及精确打印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复杂的解剖结构,可以精确制备个体化组织工程化血管。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6岁。因间断心慌、胸痛1个月余入我院。入院前1个月余,患者无诱因出现心慌、胸痛,伴四肢湿冷、头晕,1d前症状加重,伴意识丧失、血压及脉搏测不出,于2006年6月7日由外院急诊转入我院。既往:1995年患者因患布加综合征在我院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查体:血压116/76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