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1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穴位按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治疗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穴位按压)64例和对照组(康宁克通关节腔注射)62例,分别对其治疗前后及组间在步行距离、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总有效率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上述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步行距离、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及6~12个月后在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均较对照组有较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中期的膝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穴位按压在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疗效,操作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用于晚期肿瘤止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6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8.5±0.5、1.5±1.2、3.8±1.0、4.5±1.0,疼痛缓解优良率分别为100%、95.3%、71.6%。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除出现排尿困难7例(10.3%),恶心嗜睡、下肢麻木各5例(7.4%)外,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水乙醇硬膜外注入脊神经毁损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的38例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45~90min。平均54.5 min,术中血量5~190 ml,平均100 ml,住院时间8~20 d,平均14 d,骨折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全部患者无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后Harris评分,优30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利于骨折早期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较早的恢复患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4.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系列动物研究表明,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骨关节炎的病情,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还刚刚起步。本文以膝关节OA患者为对象,拟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液MMP-3的动态变化,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病程的影响,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进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重症监护条件下,经气管导管插入纤支镜,穿刺套管针刺入气管内,纤支镜确认引导钢丝进入气管后,拔出套管针,用Ciaglia Blue Rhino(蓝犀牛)扩张器沿导丝充分扩开,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内,拔出导丝及气管套管内芯,手术成功。结果 28例均操作顺利,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渗血、皮下血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通过检索Pub Med、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 Register、OVID、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收集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预防早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13篇文献,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抗菌药物治疗BV并不能降低早产发生率(OR=0.89,95%CI=[0.68,1.17],P=0.40);22孕周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BV有助于降低早产发生率(OR=0.76,CI=[0.59,0.98],P=0.03)。在有充足的证据之前,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治疗BV预防早产;22孕周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BV有助于降低早产率,但该结论还有待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2年5月24日至2014年9月3日中选择我院患者90例。其中44例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1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另外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对,详细记录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变化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前后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比对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患者明显体积减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中,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各方面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12.5mg/(次? d)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在对子宫肌瘤体积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都优于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且更为安全有效,对临床疗效得到有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雅安普通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选取雅安市年龄≥15岁的居民537例,于2020年2月10-15日,采用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自评焦虑量表(≥50分有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分有睡眠障碍)评估。结果:537例居民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79例(14.7%),有焦虑症状者50例(9.3%),有睡眠障碍者69例(12.8%)。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组更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OR=4.21、9.87,P<0.05),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太担心组更不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睡眠障碍(OR=0.08、0.06、0.24,P<0.05),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知道一点或不清楚组更易出现睡眠障碍(OR=2.99、2.97,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可能是雅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缺乏了解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光镜下观察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484张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肿瘤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使用关联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神经浸润与淋巴结转移、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侵犯胆管壁程度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总发生率为90.38%(47/52);高、低及未分化腺癌间神经浸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浸润发生率与患者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胆管壁浸润程度有关(P0.01)。肿瘤浸润神经主要有4种方式,其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Ⅱ型Ⅲ型Ⅳ型Ⅰ型。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1.04,P0.01)。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神经亲嗜性,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有多种浸润方式,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肿瘤是否浸润神经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侵犯胆管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0例,经过至少1个方案化疗后,给予安罗替尼进行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开始治疗时患者均给予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14 d,停用1周,每21天重复,直至疾病进展或减量后仍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为止。每6周复查CT或MRI评价疗效,若不良反应达3级或4级,安罗替尼剂量降为10 mg/d或8 mg/d。结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PR 1例,SD 3例,PD 6例,ORR为10.0%、DCR为40.0%,PD占60.0%,PFS为2.3个月(95%CI:1.6~2.9)。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食欲减退、头痛和高血压,其中1例减量至8 mg/d,2例减量至10 mg/d。结论安罗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