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北柴胡4个不同农家栽培类型的有效成分的分析,确定最佳的栽培类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4种类型在有效成分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根少分枝型、细根多分枝型、粗根多分枝型、粗根少分枝型。而粗根的栽培产量高于细根。结论:栽培时应首选粗根多分枝型柴胡根。  相似文献   
47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酸枣仁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酸枣仁7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 收集山西临汾大宁、运城闻喜和晋中榆次3个产地的酸枣仁样品,以乌药碱、木兰花碱、维采宁Ⅱ、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为指标成分,采用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  相似文献   
473.
秦雪梅 《河南中医》2008,28(12):52-52
目的:观察肺肾同调治疗膀胱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中药汤剂肺肾同调治疗膀胱咳35例,1月为1疗程。结果:治愈10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肺肾同调对膀胱咳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74.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精神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体内线粒体功能、结构等出现异常,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遂提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从线粒体结构、功能、复合体、分子水平等方面综述线粒体能量代谢与抑郁内在关联及潜在机制,为了解抑郁症发病机制、发现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可能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5.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和综合讨论2部分。主题报告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春福教授主持,刘建勋、孙晓波、段大跃和吕圭源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兼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研究员主持综合讨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顾金辉处长全程参加。与会专家围绕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文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为提高我国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水平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76.
目的 建立仿野生黄芪和移栽黄芪多糖、寡糖、单糖特征糖谱,分析二者的糖谱差异,为黄芪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18批仿野生黄芪和12批移栽黄芪的多糖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表征,建立2种黄芪多糖的特征图谱,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0 kDa的多糖组分APS-Ⅱ的峰面积占比进行差异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S-Ⅱ峰面积占比临界值。采用三氟乙酸(TFA)将APS-Ⅱ进行部分酸水解,基于HPLC-ELSD建立2种黄芪寡糖特征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寡糖特征。采用TFA将2种黄芪的APS-Ⅱ完全酸水解并衍生化处理,基于HPLC建立2种黄芪单糖特征图谱,对2种黄芪单糖峰面积占比进行PCA及OPLS-DA处理,分析二者APS-Ⅱ单糖组成的差异。结果 黄芪多糖特征糖谱表明,APS-Ⅱ的峰面积占比为主要差异,仿野生黄芪和移栽黄芪APS-Ⅱ峰面积占比分别为89.17%~97.17%和80.14%~91.96%。ROC曲线确定2种黄芪APS-Ⅱ峰面积占比差异的临界值为92.28%;对APS-Ⅱ寡糖组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聚合度≥10的寡糖峰面积占比为主要差异,仿野生黄芪为11.835%~19.092%,移栽黄芪为2.778%~7.017%;单糖特征糖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黄芪均由6种单糖组成,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为差异单糖组分,仿野生黄芪中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峰面积占比分别为85%~93.9%、2.7%~5.8%,移栽黄芪为74.3%~87.3%、5.3%~10.7%,提示2种黄芪多糖组分APS-Ⅱ的结构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仿野生黄芪和移栽黄芪间的糖谱差异可能与APS-Ⅱ的含量及结构相关,本研究可为黄芪糖类物质研究及药材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7.
宫文霞  宋亚鹏  王艳丽  周玉枝  秦雪梅 《中草药》2023,54(19):6314-6322
目的 研究当归Angelicae Sinensis Radix“解郁”功效与“活血”功效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以行为学指标及血流变指标评价当归对CUMS大鼠抑郁样症状及血液黏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量化抗抑郁指标和血流变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CUMS大鼠肝脏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指认相关差异代谢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 造模4周后,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均显著降低(P<0.01),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给予当归干预后,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和血流变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学综合指标与血流变综合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筛选得到的1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中,当归能显著回调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柠檬酸等8种差异代谢物,涉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及甘油脂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结论 当归的“解郁”功效与其“活血”功效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78.
比较评价恒山黄芪的抗疲劳药效并初步揭示其通过调控牛磺酸代谢发挥抗疲劳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比较评价了广灵黄芪与浑源黄芪的药效差异,其次采用1H NMR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组小鼠腓肠肌组织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与指认,找出受黄芪调控的差异代谢物,并借助Metscape预测其上游靶标。通过整合课题组前期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抗疲劳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潜在抗疲劳靶点-共有靶点-差异代谢物相关靶点网络图,通过度值(degree)筛选关键靶点。最后依据共有靶点反推确定关键差异代谢物,并将其输入Metaboanalyst网站中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初步阐明分子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升高肝糖原并降低尿素氮水平,且广灵黄芪与浑源黄芪药效差异较小,即同属恒山山脉所产的黄芪质量较均一。进一步小鼠腓肠肌组织提取物指纹共指认34种代谢物,统计结果表明19个差异代谢物在恒山黄芪干预后发生显著回调。结合网络药理学最终明确恒山黄芪主要通过调控GAD1干预牛磺酸及次牛磺酸代谢来发挥抗疲劳作用。本研究结合1H NMR...  相似文献   
479.
龙葵(Solanum nigrum L.)全草均可入药。本研究采用UHPLC-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结合GNPS分子网络(global natural products social molecular networking),对龙葵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表征。通过与文献报道数据比较,并结合质谱裂解特征规律分析,以及GNPS分子网络中已知和未知节点的关联分析,从龙葵叶中共鉴定157个化合物,包括甾体生物碱30个,甾体皂苷61个,黄酮类35个,氨基酸、有机酸等其他类型化合物31个。与龙葵果和龙葵茎相比,龙葵叶中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均较为丰富,本研究结果为龙葵药材资源的精准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指纹图谱预测安宫牛黄丸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及临床适应证(卒中、高热昏迷、脑炎、脑出血及癫痫)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构建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潜在的Q-Marker,并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潜在的Q-Marker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收集得到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128个,经过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STAT3、AKT1、MAPK1等)和7个关键活性成分(小檗碱、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熊果酸、黄芩苷及麝香酮),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免疫、脂质代谢等相关机制。安宫牛黄丸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5个色谱峰,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关键活性成分初步预测4个成分为其潜在的Q-Marker,分别是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涉及的关键生物通路包括AGEs-RAGE通路、PI3K-Akt通路以及MAPK通路等。结论 借助网络药理学结合UPLC指纹图谱分析预测得到安宫牛黄丸潜在的Q-Marker分别为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