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41.
王迪  刘磊  李科  李爱平  刘月涛  秦雪梅  杜冠华  张翔 《中草药》2018,49(10):2320-2327
目的以内切-1,3-β-葡聚糖酶的最佳酶解条件对不同种质资源蒙古黄芪(移栽和野生)和膜荚黄芪(移栽和野生)多糖进行酶解,通过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获得糖指纹图谱,用于黄芪的种质资源鉴别和评价。方法利用SMICA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及t检验,获得区分不同种质资源黄芪的差异性糖组分。结果内切-1,3-β-葡聚糖酶酶解产物中五糖和六糖可以作为区分野生蒙古黄芪和野生膜荚黄芪的差异性糖片段,三糖、四糖和五糖可以作为区分移栽蒙古黄芪与移栽膜荚黄芪的差异性糖片段,五糖和六糖可以作为区分膜荚黄芪(野生和移栽)的差异性糖片段;结论内切-1,3-β-葡聚糖酶降解的多糖产物能很好地鉴别黄芪种属和生长方式。为黄芪药材的品质评价及活性寡糖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2.
中药材农药残留及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雯  薛晓利  秦雪梅  张建琴 《中草药》2018,49(3):745-753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中药材农药残留现象日益凸显。目前中药材农药残留已危及到中药材的品质,对中药的使用安全和药材出口产生不良影响。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不容忽视。对近10年中药材中3种主要残留农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目前可行的农残脱除方法进行统计,显示物理方法的使用频率高于化学脱除方法,而生物方法尚未在中药材中普及。针对中药材农药残留特点及其脱除方法的特殊性对不同农药脱除方法进行评价,建议推广绿色、高效、不破坏中药材有效成分和对环境友好的基因工程脱除农残技术,并对改善中药材农药残留现象的可行措施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43.
防己黄芪汤及其组方化学成分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萌  李爱平  李科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7):1695-1702
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6味药材组成。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防己黄芪汤及其组方中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体内代谢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己黄芪汤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4.
高耀  吴丹  田俊生  周玉枝  高晓霞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15):3483-349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逍遥散与开心散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意义,探讨其"同病异治"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ID、Batman-TCM、TCM database@Taiwan分别获取逍遥散和开心散的成分和靶点,通过TTD、Pharm Gkb、CTD、Genecard、OMIM、Drug Bank筛选抑郁症相关的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Cytoscape的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靶点的拓扑属性分析,运用其插件Cluster Viz的MCODE算法进行聚类分析,DAVID通路进行生物过程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两方可能通过INS、AKT1、TP53、IL6、CREB1等关键蛋白,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 AMP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神经突触、Calcium信号通路和胆碱能突触发挥抗抑郁的作用。PIK3CA、BDNF、PIK3R1、NGF蛋白所在的PI3K-Akt、钙离子等信号通路为逍遥散特有的抗抑郁机制;CCND1、PRKACA、GCLM、GCLC蛋白所在的Oxytocin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等通路为开心散特有的抗抑郁机制。结论逍遥散和开心散由于组方差异,在抗抑郁靶点方面既有相同也有不同;通过对靶点和通路的分析初步阐明抑郁症"同病异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45.
目的建立远志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性成分测定的方法,用于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远志药材中sibiricose A5、sibiricose A6、lancerin、sibiricoxanthone B、glomeratose A、7-O-methyl mangiferin、polygalaxanthone Ⅲ、3,6′-disinapoyl sucrose、tenuifoliside A、tenuifoliside C 10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建立综合质量评价函数。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指纹图谱共标定3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22个峰;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样品间的相似度在0.927~0.971;10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质量评价函数表明大筒远志药材样品的整体质量优于中筒远志药材样品,野生远志药材样品的整体质量优于栽培品。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测定的方法可用于远志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46.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张王宁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1):151-159
目的确定适合于防己黄芪汤药效评价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最佳造模方法。方法通过改变阿霉素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并给予防己黄芪汤系列受试药物进行干预,以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尿蛋白定量、肾组织病理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等为评价指标,探索不同的阿霉素给药剂量和次数对模型的影响。结果 M1[(5+2)mg/kg]模型,大鼠死亡率较高;M2(6 mg/kg)模型,死亡率高达20%,给予供试药物干预,反映肾功能的各项指标不仅没有回调,反而沿模型组变化方向表现更高的水平;对于M3[(4+2)mg/kg]模型,大鼠部分指标:肺脏和肾脏脏器指数、血清三酰甘油(TG)及总蛋白(TP)水平发生回调,但治愈效果并不理想;对于M4或M4’[(4+1)mg/kg]模型,于造模第14天,大鼠尿蛋白定量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给予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调。结论最终确定采用大鼠起始造模体质量约300 g,阿霉素造模累计剂量为5 mg/kg,分2次尾iv给药,首次于实验第1天注射4mg/kg,时隔1周,于实验第8天注射1 mg/kg,为最佳造模方式,适合评价由防己黄芪汤衍生的相关受试药物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447.
酸枣仁饮片汤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敏  杜晨晖  马敏  张福生  高晓霞  闫艳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19):4520-4527
目的建立酸枣仁饮片汤剂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0批酸枣仁饮片,制备成饮片汤剂。以出膏率和指标成分含量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采用HPLC-UV/ELSD技术,建立多维度酸枣仁饮片汤剂指纹图谱。以相似度及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RSD综合评价10批酸枣仁饮片汤剂的质量。建立LC-MS/MS同时测定乌药碱、木兰花碱、维采宁、斯皮诺素、当药黄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B 9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酸枣仁饮片汤剂的质量评价。结果 10批酸枣仁饮片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0.77%。在HPLC-UV 227、335 nm和HPLC-ELSD指纹图谱中分别标定了3、4、2个共有峰,不同检测波长下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42~0.988;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3%。9种指标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40%~110.42%,RSD均4.12%。10批酸枣仁饮片汤剂中9种指标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乌药碱0.25~0.27 mg/g、木兰花碱3.2~3.6mg/g、维采宁0.077~0.084 mg/g、斯皮诺素0.82~0.89 mg/g、当药黄素0.007 6~0.008 5 mg/g、山柰酚-3-O-芸香糖苷0.057~0.060 mg/g、6'-阿魏酰斯皮诺素0.32~0.35 mg/g、酸枣仁皂苷A 0.83~0.91 mg/g、酸枣仁皂苷B 0.095~0.110 mg/g。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酸枣仁饮片汤剂质量评价方法,为后续药动学和药效学实验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含酸枣仁的成方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8.
李静  高丽  高耀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18,49(1):179-187
目的预测款冬花止咳化痰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针对已报道的款冬花中酚酸类、苯丙素类及倍半萜类主要成分(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4,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芦丁、咖啡酸、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β-谷甾醇、款冬酮、款冬素酯),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款冬花活性成分靶点。通过Coo LGe N数据库中已批准的止咳化痰药物靶基因的比对筛选,借助MAS 3.0生物分子功能软件进行靶点信息注释,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软件将款冬花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款冬花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网络分析表明款冬花活性成分涉及白细胞介素-2(IL-2)、环氧合酶-2(COX-2)、人核糖核酸酶A3(RNASE3)等18个靶点及信号转导-炎症-能量代谢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结论款冬花止咳化痰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款冬花止咳化痰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9.
基于粪便代谢组学技术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梦  王雅泽  赵迪  赵思俊  李顺勇  秦雪梅  刘晓节 《中草药》2020,51(13):3482-3492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并评价逍遥散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UMS造模程序建立抑郁模型,采用1H-NMR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物谱的变化、鉴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在抑郁大鼠粪便样本中共筛选10种与抑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乳酸和丙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而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和脯氨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能显著升高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脯氨酸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天冬酰胺、乳酸和丙酸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CUMS抑郁大鼠粪便中6条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1)氨基酰t RNA生物合成,(2)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3)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4)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5)苯丙氨酸代谢以及(6)丙酮酸代谢。而逍遥散可显著回调(2)、(3)、(4)、(5)和(6)条代谢通路。结论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50.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最佳剂量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筛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最佳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通过2次实验,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逍遥散加以治疗,实验Ⅰ使用阿米替林作为阳性对照,实验Ⅱ使用文拉法辛和百忧解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大鼠体重、旷场和糖水消耗实验等行为学指标;并收集尿液生物样本,采用GC-MS分析,数据用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2次实验的行为学,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GC-MS数据分析,2组几乎没有交叉,能够很好的分开,均表明造模成功;各给药组与阳性药组和空白组相比,发现给药剂量为46.3 g ·kg-1生药量时与对照组和文拉法辛阳性药组更加接近,比阿米替林和百忧解阳性药组抗抑郁效果好。 结论 :逍遥散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且经过2次实验均证明46.3 g ·kg-1为大鼠最佳剂量,提示临床上人的日用剂量(原处方生药材比例)约为37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