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Zung设计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艾滋病门诊400例HIV/AIDS患者抑郁发生现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6.25%。将14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状态、社会支持、吸毒史、羞耻感、负性生活事件、药物副反应等八个方面,其调整的OR值及OR95%CI分别为4.133(1.774~9.627)、2.515(1.185~5.337)、5.038(1.941~13.076)、0.510(0.265~0.976)、2.913(1.194~7.110)、2.099(1.080~4.080)、29.753(17.965~56.155)、2.816(1.349~6.054)。结论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国内常模;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依次为负性生活事件、AIDS、≥50岁、吸毒史、药物副反应、文化程度、羞耻感;预防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主要为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AIDS患者痰液标本中耶氏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 收集AJDS患者痰液标本,二硫苏糖醇(DTT)消化处理后进行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提取肺孢子虫DNA,巢式PCR扩增后进行测序,用Blast程序和DNAMAN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和序列间比对,并和SD大鼠卡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MS染色法未检测到肺孢子虫,巢式PER成功扩增出4例(31%),其ITS1-5.8S rDNA-ITS2基因序列长度为469 bp,ITS1、5.8S rDNA、rTS2基因片段分别为146、158、165 bp,与SD大鼠ITS1-5.8S rDNA-ITS2的基因同源性为86%(152/176),其中多为5.8S rDNA同源86%(136/158),ITS基因间未发现显著性同源;病例间耶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的基因同源性为98%~99%,其中5.8S rDNA高度保守,ITS1基因存在4个差异位点并具规律性,据此把耶氏肺孢子虫初步分为A型和B型;ITS2基因存在3个基因位点,但差异无规律性.结论 成功从AIDS患者痰液标本中获取耶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基因序列,其和大鼠源基因差异明显,不同人源宿主耶氏肺孢子虫可存在不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条件致病性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由于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是艾滋病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患者是通过吸入获得致病性分生孢子感染TM。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中央坏死样皮疹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体征。血液系统表现为三系不同程度的减少。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具有快速、取材简单等特点;真菌培养报告时间通常大于14 d;组织病理改变大致分为肉芽肿型、化脓型和坏死型。G试验、GM试验有助于诊断;TM MP1P抗原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分子生物学检查是今后TM早期诊断的研究趋势。目前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首选药物是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200 mg/d的剂量维持至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 cells/μL。近年来建议抗真菌后尽早HAART控制HIV病毒。今后仍需研究快速诊断TM的方法,实现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精准诊治。本文从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与预防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克服的困难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 微量元素锌、铜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在妊娠期对其需要量增加,且母体水平可直接影响胎儿,由于妊娠期体内代谢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了解孕妇甲状腺功能,是研究产科内分泌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于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西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机会性感染的流行情况,为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6 956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筛选出血液或骨髓马尔尼菲蓝状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中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率为15.60%(1 085/6 956)。各年龄组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发病以中壮年为主。男性感染率为16.29%,女性为13.36%,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4+T细胞计数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0 cells/μL者感染率最高(33.03%)。桂东地区感染率最高(20.72%),桂北地区最低(12.70%)。季节里4月份感染率最高(22.31%)。结论 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中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感染率为15.60%,作为广西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上需要加强对马尔尼菲蓝状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巢式PCR检测对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卡氏肺孢子虫检测,为AIDS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将我院感染科200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症状的99例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收集,将痰标本进行镜检,巢式PCR扩增卡氏肺孢子虫基因,并且对99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99例AIDS患者中,临床诊断卡氏肺孢子虫仅2例;油镜下观察到卡氏肺孢子虫4例;PCR痰阳性共43例,取其中4例成功扩增出耶氏肺孢子菌基因.结论 采用巢式PCR对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可以早期诊断卡氏肺孢子虫,减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特殊人群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203例老年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203例患者在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时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5(9~26)个/μL。马尔尼菲篮状菌在雨季(4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3月)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临床主要表现发热为96.55%,全身乏力为73.39%,体重下降为75.36%,脐凹样皮疹为26.46%。168例(82.75%)患者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以肺结核所占比例最高(45.81%)。胸部CT表现异常征象为94.89%,其中斑片状病变占91.39%,磨玻璃样病变占38.17%,结节性病变占10.21%,空洞病变占5.37%,粟粒性病变占3.22%,胸腔积液占58.60%。好转占57.14%,放弃治疗占31.03%,死亡占11.82%。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老年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无典型的特征,常合并肺结核等多重感染,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对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疗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经脑脊液培养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5例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者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35.2岁。脑脊液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平均时间8 d。脑脊液改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升高,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头颅影像检查主要表现为颅内感染灶。5例患者结局均死亡,其中2例误诊为中枢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例病情危重入院不足1周死亡,1例经过有效抗真菌治疗但最终因感染性休克死亡。3例既往接受过规范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 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炎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英梅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06,28(4):557-559
弓形虫感染是世界范围的人畜共患病,播散感染全身器官,特别是淋巴结、脑、视网膜等.1979年崔君兆等[1]首次在广西10多个县(市)进行人畜共患的调查,发现广西各地人群弓形虫的感染较普遍,现将我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炎的情况作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方法:将HAART 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交替入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干预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需要服药的时间进行每天两次手机短信提醒。监测两组患者HAART治疗第1年的依从性和治疗失败现象;HAART的基线、1,2,3,4年分别检测CD4+及病毒载量。结果:①HAART第一年服药依从性:对照组为91.7%;干预组为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81,P<0.05)。②对照组HAART第1年死亡3例、失访2例、第2年耐药1例;第4年死亡1例,耐药1例;干预组:HAART第1年时死亡1例,4年无失访、耐药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结论: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HAART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