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心腔内超声辅助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反复、频发、药物疗效欠佳的房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X光透视、心腔内超声成像、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夺获、拖带、药物试验结合,确定参与房颤的局灶触发点、驱动源、主导转子及其部位.局部施以点片或短线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7例房颤行电生理检查,12例行射频消融,参与机制7例以局灶触发为主,5例以主导转子为主,4例有局灶驱动源,2例3种机制均参与。选择性消融与房颤发作或维持密切相关的部位,6例用点片消融,4例用短线消融,2例用点片加短线消融。消融中房颤终止2例、局部双向阻滞4例,房颤不再诱发4例,房颤减少1例,房早消失1例,房早减少6例、干咳2例、加速性房性逸搏1例、心动过缓1例。术中6例检出无症状并发症,肺静脉内膜断裂1例、右房与左房内血栓4例、局限性心包积液2例。术后2例房颤复发,用单一药物治疗。随访2周至1.5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局灶触发、驱动与主导机制作精炼的点片与短线消融可根治或减少与控制房颠的发作。心腔内超声成像提高消融治疗的精确性,便于术中及时发现无症状的并发症,防止术后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自 1 95 8年首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用于临床以来 ,改变了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和阿 -斯综合征发作病人的治疗现状。首例植入起搏器的病人至今仍存活。在此后的 40年里 ,数以百万计的病人 ,从起搏治疗中显著获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使各种复杂的起搏系统得以产生 ,能更好地产生接近正常的生理性心脏激动顺序 ,并使多种类型起搏器得到更好的应用。起初 ,起搏器仅应用于房室阻滞 ,但不久即扩展到与窦房结疾病相关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的治疗。近年来 ,对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促使人们对起搏治疗在诸如心脏神经源性晕厥、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阵…  相似文献   
13.
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目的和意义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CTO)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狭窄病变的终末阶段 ,由此诱发的心肌缺血是除了急性闭塞之外的最严重情况。与常见的严重狭窄病变相比 ,CTO病变有时难以进行血运重建。许多单支血管的CTO病变几乎不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 ,但可发展成稳定性心绞痛 ,而单独依靠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在此情况下 ,对于是否有必要行血运重建 ,意见尚不统一。通过侧支血管的形成能逐渐增加心肌灌注、提高运动耐量 ,有价值的侧支循环所提供…  相似文献   
14.
经尺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360例患者中26例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61±10.4)岁,行经尺动脉径路行PCI治疗。另外,选择26例经桡动脉造影的患者设为经桡动脉组。所有患者均行Allen′s试验检查,记录动脉穿刺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时间,计算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6)minvs.(20.0±4.2)min,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尺动脉均穿刺成功,应用6F指引导管对15条血管的17处病变行PCI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17枚。1例有穿刺部位淤血,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尺动脉径路行PCI治疗是一种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犬为实验模型,应用接触电极导管及针电极记录犬左心室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及双极电图,探讨TdP的发生机理及硫酸镁的治疗原理。给中毒剂量的奎尼丁后,11只犬的QTU间期和单相动作电位时间(MAPD90)均明显延长,体表心电图上可见巨大U波,MAP上可见早期后除极(EAD),11只犬均未出现自发性的TdP。经右室程序刺激后,3只大诱发TdP,8只犬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重复右室程序刺激,5只犬诱发出TdP。静注硫酸镁后3阵持续性TdP终止,U波和EAD消失,QT间期和MAPD90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表明,EAD可能为体表心电图异常U波的来源;奎尼丁诱发TdP的机理:在心脏无基础病变时可能为触发活动,急性心肌缺血时可能为触发和折返;硫酸镁治疗TdP的原理主要为抑制触发活动。  相似文献   
16.
席汉氏综合征合并尿崩症1例于凤泉,秦绪光(沂水中心医院)(临沂医专内科学教研室)关键词席汉氏综合征;尿崩症席汉氏综合征合并尿崩症临床罕见,笔者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农民,于8个月前在家足月分娩,因胎盘滞留,流血过多(约10...  相似文献   
17.
二维超声+声学造影诊断右室假性室壁瘤1例周苏东,张开颜,秦绪光(平邑县人民医院)(临沂医专内科教研室)关键词超声学;声学造影;假性空壁瘤患女,5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后确诊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行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出现高烧,心前区痛而来诊,查:T3...  相似文献   
18.
19.
4 新的起搏适应证[10 ]4 .1 神经心源性晕厥 神经心源性晕厥是由于不恰当的自主神经反射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周围血管阻力和心率的调节异常。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晕厥由此引起。最常见的类型是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和血管迷走性晕厥 ,其他相关综合征包括 :咳嗽性、吞咽性及排尿性晕厥。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但颈动脉窦刺激和倾斜试验分别是颈动脉高敏综合征及血管迷走晕厥的非常有用的诊断方法 ,异常的反射反应分为心脏抑制型 (停搏超过 3s ,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 )、血管抑制型 (收缩压下降超过 6 .7Kpa)或混合型。主要表…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动过速时不同心室率对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摘要)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钟敬泉张运张薇张梅范觉新隋树建陈明友秦绪光临床上,随着对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程度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的再认识,以及对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定位的发展和介入性心脏病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