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患者女性,37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已20年。既往ECG示窦性心律。平时能坚持工作。1984年以来间断发作心悸、咯白色泡沫痰、水肿。某医院曾多次给予西地兰及地高辛治疗,病情逐渐加重。1986年10月5日入我院。X线胸片:心胸比例0.65。ECG示房颤,平均心室率 相似文献
23.
Ⅱ°房室传导阻滞(Ⅰ°AVB)的心电图(ECG)可分为一型即文氏型;二型:延长的P-R间期固定不变;三型:延长的P-R间期长短不一。本文仅对文氏型作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24.
25.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 h、呕吐1次"到某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诉胃痛,经消化科门诊医生体格查体后诊断为"急性胃炎",未行心电图等任何检验及检查,嘱患者口服治胃炎药物,并告知其病情不重,服药后可很快缓解. 相似文献
26.
秦玉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1,(2)
<正> 患者女性,70岁。因心悸、心前区频繁的发作性疼痛、头昏伴出冷汗3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附图Ⅱa、Ⅱb为连续记录,aVF为连续记录。Ⅱa的R_6-R_8,aVF的R_7以后是连续下传的窦性冲动,P-P间距0.62s。连续下传的窦性P波初看好似稍高,实际是由于前面倒置的T波升支影响。窦房结频率96次/分。在心室率较快时出现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使QRS波畸形。图中较长的R-R间距是由于未下传的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二联律引起。夹有房早的窦性P-P间距等于窦性周期的2 相似文献
27.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少见类型。文献报告慢性房速又分2个亚型,即持久性和慢性反复性房速,并且认为均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少年和儿童。本文报告3例与上述2个亚型不同的持久性房速。这3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ECG)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例1 患者女性,53岁。心悸、气短、浮肿6年余。近3年反复住院4次,末次住院为1980年3月。全身明显浮肿,发绀,严重颈静脉怒张,肝大平脐。X线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例0.78。临床诊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心功能Ⅳ级。住院治疗半年,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自动出院。2月后死亡。图1A(见第170页,后同)中Ⅰ、Ⅱ、aVF导联的第3个QRS波为室性早搏。各导联P′波电压极小,难以辨认。图1B(不连续记录)中由于室率较慢 相似文献
28.
29.
30.
秦玉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0,(4)
<正> 患者男性,32岁。固心悸、胸闷、头昏2天,抽搐1次,于1988年7月5日急诊入院。体验:体温36℃,脉搏88次/分,血压8/?kPa。面色苍白,神志模糊,颈静脉怒张。心浊音界稍大,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肝肋下触及3cm,脾未触及,下肢无浮肿。血钾4.2 mmol/L,钠141mmol/L,钙2.3 mmol/L,镁1.1mmol/L。血清酶正常。经静脉注射毒毛旋花素K,静脉滴注多巴胺,吸氧及支持治疗,病情缓慢改善,10天后可下床走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