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生殖健康咨询能力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健康咨询是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生殖健康咨询能力建设是维护育龄群众身心健康、促进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笔者就当前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生殖健康咨询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提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应用心脏超声技术及检测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对心功能影响。方法PDA患儿55例,术前按照小儿心衰改良Ross标准分为无心衰组31例,轻度心衰组14例,中重度心衰组10例(重度心衰1例)。选择年龄、体质量相匹配健康儿童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等反映心室功能及负荷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1.PDA患儿术前LVEDVI、LVESV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且各组间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2.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中重度心衰组高于轻度心衰组(P〈0.01),轻度心衰组高于无心衰组(P〈0.01),无心衰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PDA患儿术后3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LVEDVI、LVESV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a〈0.01),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4.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I(r=0.653P〈0.01)、LVEDVI(r=0.741P〈0.01)呈正相关,而与LVEF、LVFS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DA堵闭术后3个月在临床症状和反映左室功能超声指标明显改善同时,术前高血流动力学负荷对心室细胞影响也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通过询问病情及行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对所完成的132例PDA患儿进行4a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28±16)个月。其中45例使用Amplatzer进口封堵器,87例使用深圳先健国产封堵器。结果术后第2天,经胸超声(TTE)证实128例封堵器位置良好,4例存在残余分流(4/132例),其中1例发生溶血(1/132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所有残余分流均消失。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1/132例),经溶栓治疗,股动脉搏动完全恢复。9例出现短时间发热(9/132例)。随访过程中6例出现不明原因头痛。2例发生严重事件,1例术后6个月出现长期发热,TTE发现封堵器表面有赘生物形成,最终经外科开胸治疗痊愈。另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结论介入治疗儿童PDA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术后需认真而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对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 分离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于不同浓度atRA下培养。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其MMP-9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MMP-9和TIMP-1蛋白水平;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MMP-9和TIMP-1mRNA表达水平。结果 atRA能在转录水平显著抑制KD患儿急性期单核细胞表达MMP-9和促进TIMP-1表达,引起细胞培养上清MMP-9/TIMP-1蛋白比值和MMP-9活性明显下降(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下降趋势与atRA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atRA能选择性调节KD患儿急性期单核细胞表达MMP-9和TIMP-1,从而抑制MMP-9活性的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85.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组锌离子依赖的,在结构上具有极大同源性的内肽酶,它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积聚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与增殖密切相关。因此,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MMPs家族及其调控,探讨其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制作及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 (EAA)神经递质变化。方法 豚鼠腹腔内给予胆红素 2 0 0 μg/g后 8h ,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 ,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神经突触间细胞外液 ,HPLC检测分析天冬氨酸 (Asp) ,谷氨酸 (Glu)和甘氨酸 (Gly)。结果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神经元及其线粒体肿胀 ,细胞外Gly含量为2 1 .35± 4.87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1 4 .0 2± 1 .5 6 μM (P <0 .0 1 )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细胞外Asp ,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细胞外甘氨酸 (Gly)含量增加 ,可提高NMDA受体对EAA神经递质Asp及Glu敏感性 ,致NMDA受体过度活化。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变化 ,以及MgSO4 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胎鼠大脑皮层细胞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 ,观察 10 0 μmol/L胆红素对不同成熟程度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的影响。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经Fura- 2 /AM负载 ,荧光图像分析测定细胞内Ca2 + 含量。结果 未成熟神经细胞 (培养2天 )暴露于 10 0 μmol/L胆红素 4h ,细胞内Ca2 + 从 75 .3nmol增加到 32 0 .8nmol;继续暴露 4h ,细胞内Ca2 + 增加到 40 0 .7nmol;去除胆红素暴露 ,细胞内Ca2 + 不能逆转。成熟神经细胞 (培养 8天 )暴露于 10 0 μmol/L胆红素 4h ,细胞内Ca2 + 从 70 .6nmol增加到 15 0 .8nmol;继续暴露 4h ,细胞内Ca2 + 不再增加 ;去除胆红素暴露 ,细胞内Ca2 + 浓度可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g2 + 加至 2mmol/L可减轻胆红素诱导的神经细胞内Ca2 + 含量变化。结论 胆红素可诱导原代培养的、未成熟的神经细胞Ca2 + 超载 ,MgSO4 可拮抗胆红素诱导的神经细胞Ca2 + 超载。  相似文献   
8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病症,并发胆红素脑病可致新生儿死亡、幸存者常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合理科学防治胆红素脑病对于优生优育有重要价值。为探讨NMDA受体拮抗剂对其治疗作用,我们在成功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生后5~7天豚鼠30只,重40~50克,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每  相似文献   
89.
对2例罕见的婴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及其家系遗传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患儿均为散发,分别为6个月、3个月男婴,均因"咳嗽后发现心影大"入院,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双肾超声提示"双肾明显增大",其中病例1双肾B超可见多发性囊肿。基因检测发现2例患儿均携带PKHD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既往未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报道,心肌病是否为PKHD1基因突变表型的一部分有待更多的病例研究及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90.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虽然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和环境因素已被证实是其主要的病因。本文着重就近年CHD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