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镜下非活动期中心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简称“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67例镜下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镜下检查情况。 结果: 267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188例,男女比例为1∶2.38;年龄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55.43%,148/267)。临床表现:胸闷、气促 221 例(82.77%),咳嗽、咳痰166例(62.17%),发热35例(13.11%),咯血15例(5.62%),无症状20例(7.49%)。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主要累及部位:左主支气管124例(46.44%),右中间段支气管69例(25.84%),右主支气管48例(17.98%),气管26例(9.74%);左侧∶右侧病变比为1∶0.94(124∶117)。267例患者中,以管壁软化型为主者21例(7.87%),以瘢痕狭窄型为主者198例(74.16%),以管腔闭塞型为主者15例(5.62%),以反复回缩型为主者33例(12.36%);合并肺不张169例(63.30%),并发肺内空洞116例(43.45%),出现肺内多病灶195例(73.03%)。支气管管腔狭窄的CT表现与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符合率为98.13%(262/267)。 结论: 镜下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以女性、中青年人群多见,最常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咳痰;CT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符合率高,是镜检前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2.
剂量变化对川乌配伍白芍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种疼痛实验模型,观察剂量变化对川乌、白芍配伍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增大,川乌、白芍配伍前后的镇痛作用和镇痛增效作用也明显增强,剂量与作用有正相关效应。尤其是小剂量配伍组,减少川乌用量后镇痛效果仍强于或等于大剂量单味川乌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三七片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 35 6例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三七治疗组 (118例 )、常规治疗组 (12 0例 )、三七加常规治疗组 (118例 ) ;三七治疗组每日服大剂量的三七片(12片 ) ;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进行治疗 ;三七加常规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服大剂量三七片 ;2周后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三七治疗组临床痊愈 90例 (76 .3% ) ,有效 2 6例 (2 2 .0 % ) ,总有效 116例(98.3% ) ;常规治疗组临床痊愈 71例 (5 9.2 % ) ,有效 2 7例 (2 2 .5 % ) ,总有效 98例 (81.7% ) ;三七加常规治疗组临床痊愈 88例 (74 .6 % ) ,有效 2 2例 (18.6 % ) ,总有效 110例 (93.2 % )。结论 大剂量三七片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4.
秦林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45-46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包括静脉用硝酸甘抽、消心痛等)、β受体拮抗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口服普伐他汀。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观察组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从肝脾失调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法,查阅系统研究古代医家对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痹证"历节"痛风"等从肝脾失调论治文献。[结果]历代医家对肝脾失调与RA关系的论述较为散在、粗略,作为"从肝脾失调来论治类风湿"的依据还不够充分。[结论]"肝脾失调、内生风湿"是RA发病的重要基础也影响疾病的变化、转归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川乌配伍防己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寒热配伍的免疫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及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模型,并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和特异性抗体生成等。结果 川乌配伍防己既可明显抑制免疫增高小鼠DTH,明显抑制大鼠佐剂继发性关节炎,又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Mφ吞噬功能。而各单味药则无明显作用。另外,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影响,单味防己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乌防配伍后能明显抑制其作用。结论 川乌配伍防己对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体液免疫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7.
《孔伯华医集.中风篇》用药配伍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燮痹方对佐剂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燮痹方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作用。方法 :采用具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通经除痹作用的燮痹方 ,以火把花根为阳性对照组 ;建立AA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燮痹方高剂量组、燮痹方低剂量组、芬必得组、火把花根片组、模型组、正常组 6组 ,观察各组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IL 1β、IL 2、TNF α的影响。结果 :燮痹方各组与模型组、火把花根片组、芬必得组相比 ,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度 ,明显降低IL 1β、TNF α ,尤其能明显降低IFN γ/与IL 4比值。结论 :燮痹方能提高抗炎作用 ,并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9.
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变化。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马钱子单煎剂组、马钱子赤芍(1:1)配伍组、马钱子赤芍(1:3)配伍组、马钱子赤芍(1:5)配伍组,利用急性毒性实验,分别测得马钱子单煎剂和马钱子赤芍各配伍组的 LD_(50);利用热板法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法以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法观察了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镇痛及抗炎作用的变化;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结果:马钱子赤芍配伍组与马钱子单煎组比较,LD_(50)明显增大,镇痛作用未见明显改变,抗炎作用配伍组显著优于单味药组(P<0.01),且配伍组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马钱子赤芍配伍后毒性明显低于单味马钱子,抗炎作用优于单味马钱子,而镇痛作用与单味马钱子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0.
论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秦林  彭欣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112-114
痹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此,历代医家在选药、组方与配伍等方面多有论述。笔者系统总结分析了历代治疗痹证的方药性能以及所治病证特点,认为中药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具有普遍意义,是治痹方中的特殊配伍形式。1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的古今应用治痹方中的寒热配伍形式,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所创制的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及麻杏石甘汤等系列方剂之中。其后,历代医家在上述诸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如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