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微创手术已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并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泌尿内窥镜已成为泌尿外科的重要检查和治疗手段。常见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如膀胱镜检查、膀胱颈内切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电汽化、输尿管镜检及气压弹道碎石等,都需要相应配套的器械。而其手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内窥镜器械正常有效的工作,但内窥镜器械都很精细(特别是输尿管镜),除了专业医生操作外,应由经过一定基础训练,熟悉器械性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科护士负责器械的清洗、清毒和保养及保管,这样才能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求单发与多发脑转移瘤的合理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50例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灶均得到控制,30例(联合组)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0例(单一组)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处方剂量均采用45%~ 7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边缘剂量15~20 Gy,中心剂量30 ~45 Gy,一次完成;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2 Gy,1次/d,5次/周,总剂量40 Gy/4周.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0.0% (27/30),单一组为60.0% (12/20),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x2=6.294,P=0.012);联合组和单一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 (15/30)和35.0% (7/20),2年生存率分别为30.0%(9/30)和15.0%(3/20),两组1、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096,P=0.295;x2=1.480,P=0.224),两组均无生存3年以上的患者;分层分析显示,在单发病灶患者中,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66.7%,x2=1.556,P=0.212),在多发病灶患者中,联合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一组(42.3%∶29.4%,x2 =11.023,P=0.001),在单发和多发病灶患者中,两组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5.0%∶66.7%,x2=1.200,P=0.273;23.1%∶5.9%,x2=3.782,P=0.052).结论 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的重要手段,对于单发脑转移瘤可单独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多发脑转移瘤则应行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指数的正常参考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为临床提供的实验室指标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更新。目前国外用RDW和MCV进行贫血分类,比用MCV、MCH、MGHC进行贫血分类更确切和及时。另据WHO要求Hb以氰化法定标后正常值明显提高,故红细胞三个指数的参考值亦随着变化,为此我们做了部分健康人的Hb及RBC指数的测定,其结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质量控制液的制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参考值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Lithotrity,简称 ESWL)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 ESWL 的大力开展及腔内泌尿外科的配合,使90%以上的泌尿系结石病人避免了手术取石的痛苦。我院采用 JDPN-Ⅲ干式(水囊式)X 线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灶不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60例来源于鼻咽癌、扁桃体癌、梨状窝癌、乳腺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人资料,放疗加热疗组(R+H)28例,单纯放疗组(R)32例。放疗总量60~70 Gy/6~7 wk,5次/wk;微波热疗2次/wk。随访3mo,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2.1%,单纯放疗组CR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总有效率(CR+PR)96.4%,后者的(CR+PR)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后3mo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9.3%,单纯放疗组CR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CR+PR)为96.4%,后者的(CR+PR)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微波深部热疗在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放化疗和放化热疗治疗的100例Ⅱb-Ⅲb期、肿瘤直径大于4cm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各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放化疗:外照射均采用6MV-X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192铱高剂量率后装腔内照射,同步顺铂40mg/m2,静点,每周1次,与外照射同步结束。实验组:放化疗与对照组相同,另加局部体外热疗,温度为(40±1)℃,60分/次,2次/周,共10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相关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达到CR者92%(46/50),对照组达到CR者仅78%(39/50),肿瘤缩小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 P<0.039)。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特别是巨块型宫颈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K-1000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评价钱超,秦晓玲,丛玉隆,刘金茹K-1000是日本东亚公司近年生产的全自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可同时测定RBC、Hb、红细胞压积含量(HCT)、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