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血液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多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惟一方法[1].  相似文献   
62.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吴曼  秦斐  于建设  邢桂英 《中国医药》2007,2(12):738-739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30例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组各15例。2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瑞芬太尼组以瑞芬太尼0.1~0.5μg,/(kg·min)维持降压;硝普钠组以硝普钠0.5~3.0μg/(kg·min)维持降压,均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60~65mmHg,持续60min。观察2组患者术中MAP、心率的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结果降压实施后2组患者的MAP均达预定目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期间瑞芬太尼组的心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硝普钠组显著高于降压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失血量及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对心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食管癌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ECG的变化及全麻用药量和苏醒时间。结果:G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术中持续较高的水平(P<0.05)。E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全麻药用量少,无苏醒延迟发生。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管癌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采集静脉血标本测量应激激素浓度,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与F组相比,R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应激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拔管时间及术后在ICU逗留时间R组较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适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65.
吴曼  于建设  秦斐  邢桂英 《中国医药》2008,3(5):278-27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肺癌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2例,随机单盲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16例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16例,监测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以及全身麻醉药用量和苏醒延迟发生率。结果单纯全身麻醉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尤以插管及拔管前显著高于基础值,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各时点血压和心率稳定,与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全身麻醉药用量少,无苏醒延迟发生。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肺癌手术较为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基因扫描(GeneScan)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根据O1基因在261位G缺失而非O1基因无缺失,B基因第803位核苷酸与A基因不同的特点,设计4对引物,分别在上游引物5’端标记荧光基团,PCR-SSP扩增后,用基因扫描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结果129例样本用Genescan技术鉴定的ABO血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完全符合,A、B、O基因频率分别为0.198、0.159、0.643。其中AA基因型8例(6.2%),AO基因型29例(22.5%),AB基因型6例(4.7%),BB基因型6例(4.7%),BO基因型23例(17.8%),OO基因型57例(44.2%)。结论Genescan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具有可行性,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供体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对巨核细胞株meg-01诱导凋亡的可能作用.方法:将meg-01细胞株分为三组,对照组不加S-谷胱甘肽培养2 h,实验组分别加50 μmol/L、100 μmol/L、150μmol/L、200μmol/L的S-谷胱甘肽培养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