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最大短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81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将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淋巴结的最大短径分组,分别以5 mm和6 mm为标准。分析以5 mm和6 mm为标准的2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的差异性。结果 当以5 mm为标准时,两组OS、DMFS、LR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以6 mm为标准时,OS和DM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01;DMFS:P=0.001),L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多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转移的OS、DMFS、LRFS均不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以≥6 mm为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刘黎  赵新华  秦志勇 《武警医学》2019,30(5):375-378
 目的 探讨模拟正畸静压力刺激牙周膜干细胞增殖的TGFβ/STAT信号通路参与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体外培养牙周膜干细胞至生长状态良好后加压处理(100 kPa)不同时间(1、6、12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TGFβ/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加压处理1 h和6 h后细胞Bax明显增强(0.34±0.05 vs 0.42±0.08, P<0.05)而Bcl-2水平明显减弱(0.33±0.05 vs 0.29±0.05, P<0.05),TGFβ/STAT信号通路蛋白TGFβ(0.34±0.06 vs 0.39±0.07, P<0.05)及STAT2表达明显增强(0.32±0.06 vs 0.43±0.08, P<0.05),而处理12 h干细胞的上述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正畸静压力刺激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过程,其可能与TGFβ/STAT信号通路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我科从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4年 5月对 8例颅脑损伤或脑出血发生脑疝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 ,将带膜骨瓣埋藏于腹壁或胸壁下 ,择期将自体带膜骨瓣用丝线缝合固定于骨窗修补颅骨缺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 9~ 4 3岁 ,平均 38 9岁。外伤 6例 ,脑出血 2例。骨瓣成形情况 :额颞顶大骨瓣 5例 ,颞顶骨瓣 3例 ,大小约 1 4cm× 1 0cm~ 1 2cm× 8cm。1 2 手术方法 :急诊骨瓣成形开颅 ,术毕将骨瓣凸面向上埋藏于腹壁或胸壁下 ,最好带大于 1 / 2骨瓣面积的骨膜。骨瓣为大骨片离断者 ,将其用生物胶粘合…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颅骨缺损TAH钛网修补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如遗留颅骨缺损,患者常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1]。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TAH钛网片治疗41例外伤性颅骨缺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  料本组男39例,女2例,年龄6~57岁,平均35岁。颅骨损缺原因:颅脑损伤38例,有机玻璃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渗液2例,有机玻璃破碎凹陷1例。缺损部位:前额部(达眉弓、鼻根)3例,额顶9例,额颞7例,颞顶14例,枕顶8例。修补面积:3cm×4cm~12cm×12cm。颅骨缺损至手术时间:4~24个月,平均6个月。方法 在术前用一硬纸片平铺在骨缺损处,助手双手固定,术者用左手触摸骨缘,右手用钢笔划成颅…  相似文献   
15.
秦志勇 《医学信息》2007,20(4):683-683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是口腔科常见急症。近年来,作者采用一种改良口外手法复位对62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进行复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及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 2007年神经外科感染高发年龄在31~40岁,30例占26.79%,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63例占56.25%,其次是泌尿系统17例占15.18%,感染细菌类别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3株占29.4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排在第2位,28株占25.00%.结论 应加强高危患者保护措施的实施,加强监督管理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规范性指导,使科室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22例,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及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患儿男 ,9岁 ,因右颞部骨性包块 8年入院。 8年前发现右颞部有一小包块 ,质硬 ,无特殊不适 ,随着年龄增长 ,右颞部包块逐渐增大 ,1 999年 2月 2 0日发现左右颞部不对称 ,故来院。检查 :BP90 /60mmHg ,右颞部有 3cm× 3cm颅骨局限性隆起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CT示 :右侧颞骨鳞部向外突出 2cm ,右颅中窝外侧裂区呈低密度 ,CT值与脑脊液密度相当 ,为 8Hu ,大小约 1 0 0ml,并伴右颞叶发育不全。在全麻下行右额颞部翼点入路 ,显微镜下切除囊肿的外侧壁及与颞叶、额叶皮层粘连的内侧壁 ,尤其是外侧裂血管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愈率.方法:本组50例老年人,无论有无头部外伤史,只要有脑部症状或体征均行头部CT扫描,均在局麻下行经皮锥孔冲洗引流术,均采用双孔双管对冲引流.结果:血肿完全清除48例,2例因血肿机化包膜较厚行上述方法失败而改行开颅血肿清除.随访40例2月-7年,无1例血肿复发,癫痫发作1例.结论:CT的临床应用能使本病早期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行MRI检查,比CT更可行;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采用双孔双管对冲引流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断治疗体会(843000)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医院秦志勇张玉亚王建国(830000)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脑外科熊志刚近年来,随着头颅CT扫描的临床应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elayedarunaticintracer-b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