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胃癌中C-erbB-2表达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9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 C-erb B-2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1 C-erb B-2在胃正常粘膜和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 ,而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46 .8% ;2胃癌中 C-erb B-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 ( P>0 .0 5) ,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浆膜层浸润关系密切 ( P<0 .0 5) ;3 C-erb B-2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 ( P>0 .0 5)。结果表明 :C-erb B-2表达是胃粘膜发生癌变的晚期事件 ,是恶性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22.
临床同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临床同种活体小肠移植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例因小肠扭转而切除大部分小肠和右半结肠,残留小肠仅20cm的超短肠综合征男性患者,行亲属活体同种部分小肠移植。供体为患者之母。受体术前行供体特异性输血,50mL/周,共8周。供受体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均为阴性。移植肠长约160cm。移植肠的回结肠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供体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受体已健康存活31周,无感染和排斥反应。术后8周脱离肠外营养治疗,口服低脂饮食,D-木糖吸收试验结果接近正常。结论:同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3.
尾侧重复综合征(caudal duplication syndrome,CDS)极为罕见,我们成功治疗一例尾侧重复畸形合并胃重复、左肾积水、左巨输尿管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激光腔内消融(EVLA)同期联合属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FS)治疗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289例(452条患肢)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经知情同意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同期EVLA(主干)联合FS(属支)治疗组(203条患肢);单纯EVLA组(249条患肢)。比较两组患者主干闭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曲张静脉残留等指标。结果联合组的术后曲张静脉残留率及残留数量显著低于EVLA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EVLA组(P0.05),而技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局部硬结、皮下淤血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EVLA组(P0.05),但在6个月时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EVLA联合同期属支FS治疗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一种安全、可行、能极大减少曲张静脉残留且带来早期预后改善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0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因手术难度大采用4孔法,4例阑尾周围脓肿组织粘连较重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术后102例穿刺口甲级愈合;红肿3例,右侧腹壁刺口化脓性感染2例,经积极的局部清创换药处理后在2周内痊愈。结论: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具有阑尾易寻找,显露充分,冲洗彻底,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灵活应用手术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使该手术既能达到微创的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治疗策略制定及器具的限制是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治疗需面临的两大难题。以导丝通过病变为基础的治疗策略需要介入医师良好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并能根据导丝的性能选择适合特定病变的导丝。从亲水涂层导丝到头端加硬导丝,近年导丝制造工艺的革新使得导丝的选择更多样。随着对病变性质的深入了解,介入医师对于不同CTO病变的治疗策略也开始出现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复习已发表的文献资料,综述了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导丝,并对下肢动脉CTO病变的临床治疗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目的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重要得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构建猪源性CCK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和仓鼠体内进行表达。方法从含CCK的中介载体pMD18-T/CCK中,以限制性内切酶方法获取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以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肌肉注射法免疫仓鼠,了解重组质粒pIRES2-EGFP/CCK的体内表达。结果构建了猪CCK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用其转染COS-7细胞后24h、48h、72h均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中72h组荧光强度达到最强。用pIRES2-EGFP/CCK免疫仓鼠后,第4天注射部位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第14天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第42天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强,正常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猪源性CCK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并成功地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和仓鼠体内进行了表达,为仓鼠胰腺癌模型的交叉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患者,女,30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3d入院。5d前因进食后感阵发性全腹痛、后腰痛及腹胀,同时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及粪臭味,3d来完全停止排气、排便。在外院给予胃肠减压对症处理,未缓解转入我院。4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发生,在当地经非手术治疗好转。患者已妊娠7个月,近4个月来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营养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29.
老年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pre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5例PPH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门静脉间接造影检查确诊,5例有典型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表现,5例为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卵巢癌、2例胃体癌转移压迫脾静脉,2例因胃窦癌肝门转移压迫门静脉主干.行门体断流术8例,肠腔分流术2例,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刑注射(endoscopic sclerotherapy,EVL)及结扎治疗(endoscopic sclerotherapy,EST) 5例,平均随访(23.4±6.1)个月,死亡8例:结论老年PPH病因复杂,肿瘤压迫脾静脉或门静脉主干占较大比例.诊断主要依靠彩超及门静脉造影,治疗方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在Miles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接受Miles手术的 186例病人分为两组 ,实验组 92例施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 ,对照组 94例行传统的腹膜内结肠造口术 ,比较两组病人的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 92例病人中的 75例经过 3~60个月的随访 ,有 2例发生造口狭窄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7% ,62例病人获排便感 (占 82 7% )。对照组 94例中的 78例经过 3~ 60个月的随访 ,发生造口段肠缺血坏死 2例 ,肠脱垂 3例 ,腹内疝 2例 ,造口回缩 3例 ,造口处切口疝 2例 ,造口狭窄 6例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 3 1% ,2 1例病人有排便感 (占 2 6 9%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与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其术后所获排便感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排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可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