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后路减压,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例随访4~15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后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35例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提高1~3级,2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Miami系统手术操作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固定可靠,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多模式镇痛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ERAS措施,实验组为多模式镇痛组(n=44),对照组为单一镇痛组(n=31)。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24 h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ERAS理念下多模式镇痛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显著,确切体现了微创经皮椎弓根技术的优势,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具有较高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3.
背景:随着磁共振成像线圈的改进和新对比剂的使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测定大鼠骨髓血流灌注功能已成为可能。 目的:建立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测定大鼠股骨近端骨髓血流灌注功能的方法,并观察其稳定性。 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对比剂,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利用1.5T全身磁共振系统采集股骨近端骨髓的时间-信号强度数据。1周后重复测量1次。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 结果与结论:前后两次测量的最大增强率分别为(140.42±17.17)%和(136.57±13.87)%,增强系数分别为(3.81±0.17)%/s和(3.71±0.20)%/s,两次检测的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大鼠股骨近端骨髓血流灌注功能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4.
背景:对于Hangman骨折,采用颈前路融合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目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颈前路融合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6例Hangma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钢板置入内固定与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后路C2椎弓根、C3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与术后引流量更少(P < 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颈椎后路手术内固定相比,颈椎前路融合植入物内固定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颈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5.
祝勇  刘璠  张烽  姚登福  陈向东 《江苏医药》2006,32(12):1112-111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T869C多态性与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76例随访2年的RA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PCR-RFLP方法检测TG即1基因T869C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RA组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RA组CC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CT及TT基因型频率则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RA组C等位基因频率下降,而T等位基因频率升高(P〈0.01),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的RA危险度分别为2.62倍(P〈0.05)和3.60倍(P〈0.01);RA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TT)发病年龄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在X线≥Ⅲ期改变比例也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结论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RA相关,T等位基因是RA的遗传易患因子,并且与RA起病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97.
张亚峰  程琼  祝勇  刘璠 《中国临床康复》2011,(35):6551-6554
背景:随着磁共振成像线圈的改进和新对比剂的使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测定大鼠骨髓血流灌注功能已成为可能。目的:建立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测定大鼠股骨近端骨髓血流灌注功能的方法,并观察其稳定性。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对比剂,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利用1.5T全身磁共振系统采集股骨近端骨髓的时间-信号强度数据。1周后重复测量1次。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结果与结论:前后两次测量的最大增强率分别为(140.42±17.17)%和(136.57±13.87)%,增强系数分别为(3.81±0.17)%/s和(3.71±0.20)%/s,两次检测的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大鼠股骨近端骨髓血流灌注功能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细胞)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化学合成HER-2序列特异性双链RNA(siRNA),转染入OS-732骨肉瘤细胞株中,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前后HER-2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化疗敏感性,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HER-2 siRNA对OS-732细胞HER-2 mRNA表达明显抑制,作用约持续10d;干涉第9d,干涉组细胞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约10倍。[结论]体外合成的siRNA能有效抑制骨肉瘤OS-732细胞中HER-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提高了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选择性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选择性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2例退行性腰椎侧凸,A组35例选择L4、5节段融合,B组37例选择L5S1节段融合。比较2组多节段固定比例、多椎板间隙减压比例,术后1周矢状面Cobb角、冠状面Cobb角、JOA评分,以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 A组随访(14.1±1.2)个月,B组随访(12.8±0.2)个月。A组单椎板间隙减压比例低于B组,且多椎板间隙减压比例高于B组,多节段固定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1周矢状面Cobb角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周冠状面Cobb角、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选择性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时,固定、减压节段越多,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手术结合大剂量化疗的效果。方法:23例骨肉瘤患者进行瘤段骨切除灭活再植20例,自体骨或(和)异体骨移植3例。术前、术后均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结果:术后随访3年以上18例,无瘤存活率77.8%(14/18),随访5年以上12例,无瘤存活率50.0%(6/12)。结论:骨肉瘤患者在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基础上,保留患肢是可取的治疗方案,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