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5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511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388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3265篇
内科学   1303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352篇
特种医学   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7篇
综合类   5541篇
预防医学   2423篇
眼科学   135篇
药学   2383篇
  26篇
中国医学   2042篇
肿瘤学   41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282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144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1119篇
  2006年   1022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本院21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14例中阴道炎引起出血者61例(28.5%),慢性宫颈炎43例(20.1%),功能性子宫出血25例(11.7%),宫内节育器18例(8.4%),恶性肿瘤39例(18.2%),子宫内膜炎9例(4.2%),子宫肌瘤11例(5.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2.3%),其他3例(1.4%)。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最多,大多数是良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2.
Arthur  J.  Matas  David  E.  R.  Sutherland  李涛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5):313-314
在美国,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有两种选择,即透析或者肾移植。而选择行肾移植的患者又有两种供体可供选择,即活体供肾或者尸体供肾。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离体肾脏保存过程中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及他可莫司(FKS06)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建立离体肾脏模型。对照组将离体肾脏置于常规4℃ UW保存液中;实验组在上液中加入FK506,分别检测肾脏保存2、4、8、16h后bcl-2蛋白、bcl-2m RNA表达。结果实验组4、8、16h后bcl-2蛋白、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K506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减轻离体肾脏保存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74.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的精神状态及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部分产妇出现一系列“与分娩相关的情感综合征”,轻者产后立即出现哭泣、失眠、焦虑、食欲减退、头痛、记忆力下降、易激惹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重者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婴儿的能力,如未能及时发现,部分产妇可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分析与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有助于产后抑郁症及情感障碍病因学的理解,并从中筛选出高危易感人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降低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为探讨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400例初产妇进行了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调查,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颅骨缺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一般为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的表现,缺损部位凹陷,影响外观且脑组织丧失骨性屏障保护。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易倦、忧郁、畏惧外伤、震动感等。我们应用天津三维钛合金网进行颅骨修补,是为了避免脑部损伤,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  相似文献   
76.
低剂量他克莫司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名FK50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损伤组(30只)和FK506治疗组(30只)。采用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T10脊髓,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术。FK506治疗组在脊髓损伤后5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5060.3mg/kg,其余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致伤后30min、6h、24h、48h、72h取伤段脊髓组织行病理观察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伤后1、3、7、14、21d行脊髓功能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结果:伤后3、7、14、21d,FK506治疗组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损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各时间点FK506治疗组脊髓损伤区出血坏死较损伤组轻;伤后6、24、48、72h神经细胞凋亡FK506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低剂量他克莫司(0.3mg/kg)治疗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7.
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正常脑血管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多种缝隙连接蛋白在大白兔基底动脉的表达。结果:(1)RT—PCR发现大白兔基底动脉血管组织中至少存在Xx45、Cx43、Cx40和Cx37四种缝隙连接蛋白mRNA表达;(2)免疫组化证实Cx45和Cx43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间末见Cx45和Cx43的染色。结论:大白兔基底动脉血管组织存在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与体内其它弹力血管相比,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模式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8.
Fas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测定 5 9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ompleteremission ,CR)后骨髓Fas和mdr 1mRNA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Fas和mdr 1在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Fas在初发AML阳性表达率比ALL高 ,两表达率间有差异 (P <0 .0 5 ) ,mdr 1在AML和ALL阳性表达率间无差异 (P >0 .0 5 ) ,Fas 与mdr 1 有负相关性 (r =- 0 .2 82 ,P <0 .0 5 )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 ,Fas和mdr 1独立于其他参数 ,更具判断预后价值 ;在Fas 与Fas-的AML和AL ,CR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mdr 1 、mdr 1-的AML和AL中的CR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Logrank检验 ,Fas 与Fas-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35 ,P =0 .0 0 6 7) ,mdr 1 与mdr 1-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0 .71,P =0 .0 0 11)。结论 :Fas、mdr 1与疗效高度相关 ;Fas阳性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 ;mdr 1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对老年病人直立性低血压的调查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取直立位时血压下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1990年7~9月和1991年7~9月我们对154例住院老年病人随机调查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2周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70 %、5 0 %、0 % ;13个月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90 %、10 0 %、0 %。 (2 )修复组织厚度 :12周时 10孔及 5孔组均明显高出毗邻软骨 ,且 10孔明显高于 5孔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且已接近毗邻软骨厚度。 (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 :12周时 10孔 >5孔 >对照组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 ,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10孔与 5孔的远期修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