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3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122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15篇 |
口腔科学 | 49篇 |
临床医学 | 293篇 |
内科学 | 194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9篇 |
外科学 | 150篇 |
综合类 | 783篇 |
预防医学 | 391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42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96篇 |
肿瘤学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88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15篇 |
1978年 | 11篇 |
1959年 | 9篇 |
1956年 | 16篇 |
1955年 | 13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评价和分析日间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患者,根据入院流程模式分为日间LC组(ALC)和常规LC组(CLC组),ALC组在日间手术病房接受LC,CLC组在普通病房接受LC.比较2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 相似文献
43.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44.
在30L发酵罐中研究了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和补料方式对光滑球拟酵母WSH-IP303发酵生产丙酮酸的影响.实验确定116.4g/L左右是较为适宜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发酵58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58.0g/L和0.516g/g.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3.4g/L,发酵24h分批补料至葡萄糖总质量浓度为115g/L的培养方式,发酵64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60.2g/L和0.559g/g;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62.6g/L,发酵24h开始连续补料至葡萄糖总质量浓度为115g/L的培养方式,发酵72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63.3g/L和0.586g/g,与葡萄糖总质量浓度相似(115g/L)的分批发酵相比,丙酮酸产量分别提高了3.8%和9.1%.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能促进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酮酸;尽管葡萄糖补料培养可适度提高丙酮酸的产量及产率,但生产强度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在复杂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细节。方法接受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条件下的肺切除手术24例,12例接受支气管、肺动脉、静脉联合成形术,其中4例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成形术;10例肺动脉成形或同时联合肺静脉成形(其中1例联合左心房成形术);2例单纯肺动脉、静脉阻断切除肺叶或全肺。在“双袖”成形术中采用左房血反流氧合残肺。结果术后30 d内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右全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和肺动脉成形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4例接受“双袖”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残肺水肿,术后14-18 d完全恢复。发生脓胸1例(4.2%),肺炎6例(25.0%),漏气3例(12.5%)。Ⅰ-Ⅱ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ⅢA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在复杂肺切除术中的应用能降低术中风险,简化操作程序,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和最大限度切除癌肿的目的,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新血管的形成和葡萄糖转运、糖酵解的增加是实体肿瘤的两个普遍特性 ,肿瘤的新血管形成及肿瘤对缺氧微环境的适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毁坏性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 1 (hypoxiainduciblefactor 1 ,HIF 1 )能激活编码葡萄糖转运、糖酵解的酶基因及编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转录 ,在肿瘤对缺氧的适应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HIF 1的转录活性被证明是通过HIF 1α亚基的表达来调节的〔1〕。后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除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关外 ,还与缺血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梗塞等有关 ,近年来正逐步…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价成人胰胆管合流异常并探讨其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照观察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与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53例,比较其保守治疗前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差别.结果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出的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与其余121例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成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比较.保守治疗后胰胆管合流异常(PBM)组和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NPBM)组的TB、ALT、AST、ALP、GGT都明显降低,其中ALT、AST、GGT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组的ALT、AST和GGT都高于NP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是导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MRCP作为一种无创的胆胰管道系统成像技术对于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Vitamin D receptor, VDR) Apa I多态性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内蒙古地区179例蒙古族妇女VDR基因Apa I多态性,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上述人群无优势手臂骨密度.结果 Apa I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a:49.16% Aa:41.34% AA:9.50%.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所有受试者中VDR Apa I基因型与无优势手臂BMD无相关性.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I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胸痹""痰饮""心水"等范畴,程丑夫教授认为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气、血、水三者互结,情志失调是重要原因,血瘀为中心病理环节,水饮内停为必然结果,辨证为气滞血瘀水停证,以调气活血利水为治法,创柴葶丹参饮以治之,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50.
蒙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蒙医药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大部分蒙药材没有质量标准成为了制约蒙医药学发展的众多障碍之一.蒙药材质量标准化对于保证蒙药产品的安全稳定和质量控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蒙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