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朱国臣  韩卉  石献忠 《解剖学杂志》2004,27(3):307-308,231
目的:探讨海绵窦(CS)微血管的性质。方法:在扫描电镜下观察6例胎儿CS微血管铸型标本。结果:胎儿CS窦腔呈海绵样结构,主要由多个直径20~150μm的血窦组成。微静脉和动脉小分支穿行于其间。结论:胎儿CS形态学性质为静脉丛。  相似文献   
12.
刘猛  赵靖  石献忠  于恩华 《解剖学报》2004,35(4):437-439
目的 分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蛋白SOCS-3在大鼠视网膜内的基础表达和细胞内定位分布。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果 SOCS-3免疫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在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在节细胞层,SOCS-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节细胞核;在内核层,部分阳性细胞为MUller细胞。结论 SOCS-3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内有较为广泛的基础表达,并以核蛋白为其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眶上裂区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献忠  韩卉 《解剖学杂志》2001,24(6):594-596
眶上裂为位于眶尖部和海绵窦前部之间的一个重要骨性裂隙 ,内侧与视神经管毗邻。眶上裂区范围小 ,结构多 ,是颅底穿行神经最多、最复杂的区域。支配眼球运动的颅神经均经此入眶 ,损伤后可引起“眶上裂综合征”。尽管有关海绵窦及眼眶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 6] ,但作为两者交通的眶上裂区显微解剖学研究却很少[7~ 8] 。Morard等[7] 称眶上裂区为颅底显微解剖研究中的一块“无人大陆” ,并于 1 994年首先对眶上裂区显微解剖进行了报道。近年来 ,随着学科渗透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使临床医师逐渐地涉足这一领域而施行眶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节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球后麻醉提供详尽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28例成人眼眶标本大放大16倍显微镜下,对睫状神经节进行逐项解剖观测。结果: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呈长方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分别测得睫状神经节与视神经,眼球后极,眶下缘以及眶上裂的平均距离。结论:熟悉此区域的显微解剖,术中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提出球后麻醉进针的深度宜为32-36mm。  相似文献   
15.
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进行研究和发展技术必须首先对国外同行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对英语文献的理解以及面对面直接信息交流的理解。因此提高英语水平就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星状神经节的应用解剖及其与Horner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局部解剖及其损伤与Horner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在31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60侧星状神经节的大小、形态、分支及其与肋骨的毗邻关系。结果:星状神经节长径(20.8±3.1)mm,宽径(8.5±1.9)mm,完全融合的出现率是60.0%(36/60)。神经节下缘低于第2肋骨上缘的出现率是33.3%(20/60),星状神经节与第1脊神经的交通纤维进出神经链的位置点均高于2肋上缘,两者距离为2.3~7.8mm。结论:第2肋骨上缘水平损伤交感神经链可能伤及部分星状神经节,但不会引起Horner综合征中的眼部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自体嗅黏膜作为组织供体修复脊髓损伤,从形态学和行为学角度验证嗅成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效果,为应用自体嗅成鞘细胞移植治疗临床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6/2004-10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中枢神经发育与再生研究室完成。选取清洁级6周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自体嗅黏膜移植组10只,冻融对照组8只。两组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自体嗅黏膜移植组取位于鼻中隔后上部的嗅黏膜移植于脊髓损伤处,冻融对照组将自体嗅黏膜冷冻于-20℃冰箱5min,取出后室温放置5min解冻,重复5次后将冻融自体嗅黏膜移植于脊髓损伤处。术后6周于脊髓损伤节段上下各5mm处取材,片厚20μm。然后两组分别以神经丝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移植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嗅黏膜与周围组织的生长情况。通过BBB行为学评分对两组动物后肢恢复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1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免疫组织化学摄片观察移植细胞在脊髓组织中再生情况:自体嗅黏膜移植组有部分空洞形成,但有部分神经纤维穿过移植区,可见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的嗅成鞘细胞呈束状排列。冻融对照组无再生纤维通过且形成较大空洞,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p75免疫组化反应阴性。②两组大鼠的神经丝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自体嗅黏膜移植组免疫荧光标记纤维中夹有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p75标记的存活的嗅成鞘细胞,细胞随标记的神经丝蛋白纤维走行方向排列,与宿主组织愈合良好。冻融对照组未见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p75标记的嗅成鞘细胞以及神经丝蛋白标记的再生纤维,且形成较大空洞。③两组大鼠手术前后行为学评分结果:与冻融对照组比较,术后2,3,4,5,6周自体嗅黏膜移植组BBB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3.8±0.7),(5.6±1.4);(4.1±0.6),(9.7±1.3);(4.6±1.7),(12.5±1.2);(5.8±0.9),(13.5±0.9);(6.3±0.9),(13.8±0.9)分;P<0.05或0.01]。结论:嗅黏膜移植以及其中的嗅成鞘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恢复损伤神经的部分功能。同时自体嗅黏膜移植还有助于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稳定表达人脂联素3T3-L1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 mRNA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脂联素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方法重组脂联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ADPN)脂质体法稳定转染3T3-L1细胞。用TNF-α(100ng/m1)处理未转染、转染空载载体、转染pcDNA3.1^+-hADPN的3T3-L1细胞,RT-PCR检测PPARγ2 mRNA的表达量。结果(1)稳定转染了pcDNA3.1^+-hADPN的未分化和已分化3T3-L1细胞中,PPARγ2表达量较未转染组明显增加(P〈0.01)。(2)TNF-α可明显抑制PPARγ2 mRNA的表达(P〈0.05)。(3)稳定转染pcDNA3.1^+-hADPN可改善TNF-α抑制作用(P〈0.05)。结论稳定转染pcDNA3.1^+-hADPN可明显增加未分化和已分化的3T3-L1细胞PPARγ2 mRNA表达。TNF-α抑制PPAR-γ2 mRNA表达,而转染pcDNA3.1^+-hADPN可改善TNF-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脂联素(ADPN)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构建含重组人脂联素(hADPN)真核表达载体的3T3-L1细胞株。方法酶切载有人脂联素cDNA的重组克隆质粒pMD18-T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回收目的基因片段与线性化的真核表达质粒,经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鉴定。脂质体法转染3T3-L1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扩增,通过RT-PCR的方法逆转录合成脂联素基因片段。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酶切后获得5.4kb和800bp两个片段,大小与理论值一致。并经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于紫外分析仪下可见在250bp前有一清晰条带,和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长度234bp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重组脂联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3T3-L1细胞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0.
眼静脉与海绵窦前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献忠  韩卉  沙素红 《解剖学杂志》2004,27(4):414-416,F003
目的:为临床治疗眶上裂区域的肿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湿标本在16倍显微镜下,观测海绵窦前间隙、眶内引流静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胎儿眶上裂区血管铸型标本。结果:眼上静脉在眶内分为3段,各段直径平均为(2.13~2.57)mm,眼上、下静脉在眶内汇合形成长约(4.35~4.97)mm的眼静脉总干,眼静脉总干从海绵窦前间隙前方或前下方与海绵窦前间隙相连,眼静脉总干呈纺锤型。结论:本文结果为临床选择该区域适当的手术入路打下基础,经眼上静脉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