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导滞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IntersilC18分析色谱柱(4.6mmID×250mm,粒径5μm),C18保护柱(4.6mm×5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0∶780,含5ml三乙胺,磷酸调pH3.0),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黄芩苷保留时间为10.7min,与相邻峰的分离度>1.5,理论板数为3500。以峰面积Y对进样浓度X线性回归,黄芩苷回归方程:Y=441385.6X 3467219.9,r=0.9996,线性范围36.00~240.00μg·ml-1。黄芩苷平均回收率98.3%,RSD为2.1%(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枳实导滞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解放军210医院收治的7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9)和PCT指导治疗组(n=39)。常规治疗组根据临床症状、相关指南以及医师经验使用抗菌药物;PCT指导治疗组根据患者的血清PCT值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有效率、住院时间、抗菌疗程、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病情加重率、病死率、二重感染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有效率、病死率、病情加重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二重感染率均较常规治疗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对AECOPD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能缩短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住院时间,有效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健康人口服苯扎贝特片后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口服苯扎贝特片400rag后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苯扎贝特浓度,以DAS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苯扎贝特与内标及血浆杂质分离良好,在0.1~2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对回收率〉92.47%,日内和日间RSD〈11.1%。苯扎贝特片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85±0.49)h和(1.65±0.46)h,Cmax分别为(11.107±3.184)μg·mL^-1和(11.439±3.388)μg·mL^-1;t1/2分别为(1.63±0.28)h和(1.57±0.42)h;AUC0-12分别为(38.9±9.6)μg·h·mL^-1和(37.4±10.4)μg·h·mL^-1;用面积法(AUC0-1)估算的苯扎贝特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12.8)%。结论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苯扎贝特浓度,杂质无干扰,定量限低,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受试的苯扎贝特片与参比的苯扎贝特片(阿贝他)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讨论药物性肝衰竭的诱发药物,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药物性肝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药物可致药物性肝衰竭,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有中草药(60%),抗结核药(16.7%),抗肿瘤药(13.3%),抗真菌药(13.3%),抗精神病药(10%),抗甲亢药(6.7%),免疫抑制剂6.7%) 临床治愈18例(60%),转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7例(23.3%),死亡5例(16.7%)。结论药物性肝衰竭常见的诱发药物是中草药,抗真菌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HBsAg阳性患者更易发...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解放军210医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在呼吸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12月呼吸科>60岁的老年患者病历534份,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种类、给药途径等数据,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2共使用抗菌药物21种,应用的种类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抑制剂、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前3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59.97%、17.30%、7.58%;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无指征用药,使用率过高,用药品种、给药途径、用药间隔的选择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如重复用药)等。结论抗菌药物在呼吸科应用较普遍(达97%),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必须重视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对比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在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连续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6例的临床和出院1年内的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率及出血、药物相关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种药物抗血小板疗效指标的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15%,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 5);氯吡格雷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70%,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3)。氯吡格雷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10%,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0.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25%,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7.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8.29%,略低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1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的成本高于氯吡格雷。结论:在ACS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且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结合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运用甲钴胺穴位注射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和护理,每天1次,1 m L/次;对照组29例单纯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均胃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3.7±35.6)m L/d和(686.3±63.1)m L/d(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胃管留置天数、胃瘫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4.7)天、(10.3±3.4)天、(19.3±4.1)天vs(19.5±5.6)天、(23.2±4.5)天、(31.5±4.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于2022年8—10月抽取浙江省15个社区39名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知情人, 针对服务开展项目、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访谈,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记录进行三级编码, 根据编码后结果构建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对39份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 共获得516个参考点, 形成了与主题相关的53个初始概念, 并归纳为17个一级范畴。通过主轴编码进一步归纳, 提取出"政策环境""健康素养""社区定位""能力建设""健康偏好""利益冲突"6个主范畴, 通过选择式编码分析6个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 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故事线为基础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的故事线为:首先, 政策环境是服务质量的外部保障;其次, 作为服务需求侧, 居民的健康素养、健康偏好是服务质量的调节因素;最后, 社区作为服务供给侧, 服务能力是关键影响因素, 社区职能和目标定位是内驱因素, 内/外部利益冲突则对服务质量起到反向制约作用。结论...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联合穴位注射对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成年患者肺不张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膨肺吸痰联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随访观察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胸部X片、肺CT、血气分析、肺不张、呼吸功能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功能检查中潮气量、气道压力、SPO 2、P(O 2)、P(CO 2)等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突出,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3.3%)显著高于观察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整体显效率(7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成年患者采用膨肺吸痰联合穴位注射的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致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 女,69岁。患者缘于半月前起因受凉后出现咽部疼痛,同时伴有咳痰,咳白色黏液痰,无发热,于社区输头孢类药物(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渐感周身乏力,且出现咽喉部干痒不适,偶有憋气,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呼吸困难,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专科情况: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