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医古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喜平  石焱 《广东医学》2006,27(2):290-29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中医学中虽无急性胰腺炎这一病名,但对脾心痛、膈痛、肝胃不和、胃脘痛、结胸、厥心痛等病症的描述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对胰腺炎的症状、体征亦有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明确的治疗原则。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属“胁痛”范畴,《伤寒论》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从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方剑乔教授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经验,提炼其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病案,认真研习方师对耳鸣耳聋的诊疗思路与辨证施治要点,归纳整理方师针灸取穴与临证用药经验,从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两个方面总结分析方师论治本病的学术思想,并列举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方师提出,耳鸣耳聋的诊治应重视虚实辨证,首辨虚实之病机,后辨病因,实证多责之于风火之邪上扰,虚症多责之于气虚或阴精亏损,主要是肾阴肾精的亏损。治疗上辨证与辨经相结合,采用针药相辅的治疗手段,补虚泻实,标本兼顾。针灸治疗方面以患侧的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作为治疗耳聋耳鸣的基本穴,结合虚实辨证选择电针频率,虚证用疏波,实证用密波。中药治疗多以耳聋左慈丸加减,以奏三阴并补、利湿泄浊之效,对肝肾亏虚型患者尤为效佳。所举验案中患者为耳鸣耳聋(肾精亏虚证),治拟补肾益精、滋阴养窍,经针灸耳前三穴并随证加减,并结合左慈丸口服后,患者听力及耳鸣情况较前明显改善。[结论]方师治疗耳鸣耳聋,注重辨证与辨经相结合,采用针药相辅的治疗手段,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耳鸣症状,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967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运动、控制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同时,也有增高血尿酸水平的风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血尿酸水平,避免高尿酸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成熟障碍,临床上一般起病急,发热及出血症状明显,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2009年12月16日入院。主诉:半年前出现面色苍白,体重减轻,因无不适,未曾检查和治疗,1个月前因咽痛发热,面色苍白加重。实验室检查:HGB 55g/L,WBC 9.2×10~9/L,中性粒细胞0.66,中间细胞0.2,淋巴细胞0.14,PLT 118×10~9/L,MCV 72 fl,MCH 21 pg,MCHC200 g/L。入院体检:体温38℃,心率92次/min,律齐,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蚓激酶(LBK)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4、8 U·mL-1LBK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段(24、48和72 h)各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和72h后不同剂量LBK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8U·mL-1LBK组SGC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BK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芩滴丸中5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芩滴丸中黄芩苷、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Intersil C18分析色谱柱,流动相分为A和B两种,A为85%乙腈(含0.5%三乙胺,磷酸调pH3.0),B为10%乙腈(含0.5%三乙胺,磷酸调pH3.0),梯度洗脱程序为:0~15m in,A:20%~100%,B:80%~0%;15~25m in,A:100%,B:0%,流速:1.0mL.m 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0.240 2~1.201 0μg,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4%;二氢丹参酮线性范围0.112 0~0.560 0μg,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3.4%;隐丹参酮线性范围0.160 0~0.800 0μg,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2.1%;丹参酮I线性范围0.154 0~0.770 0μg,平均回收率为104.0%,RSD为1.9%;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0.156 0~0.780 0μg,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1.0%。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丹芩滴丸中5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中药———理气补气中药组方与单纯补气中药对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主要观察了 4 0只SD大鼠 ,经过 5周的大强度训练以及理气补气中药或补气中药治疗后 ,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 6浓度的变化 ,以及体外实验时 ,实验动物血清对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大鼠经过 5周的大强度训练后 ,被断头处死 ,收集血清、外周血和脾脏单细胞悬液并分别测定。结果 :强化训练组大鼠的白细胞介素 6的浓度显著升高 ,NK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以及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都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体外实验强化训练组大鼠的血清对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理气补气中药可以显著提高强化训练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 ,NK细胞的活性 ,显著降低强化训练大鼠的血清对于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作用。补气中药可以显著提高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 ,增加外周血中NK细胞的数目 ,显著抑制长期跑台训练引起的白细胞介素 6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元气精华调节情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动物疲劳后情绪的改变及中药制剂元气精华抗疲劳和改善情绪的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疲劳动物模型 ,通过小鼠游泳实验 ,结合大鼠悬尾实验等动物行为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中药治疗组、人参皂甙组、空白对照组静止不动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药治疗组小鼠力竭游泳的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药制剂元气精华可以缓解体力和心理两方面的疲劳 ,防止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病例 男,67岁。主因间断胸憋3月,加重7天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憋,心前区憋痛,伴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持续四十分钟不缓解,入我院急诊室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前间壁,下壁,右室壁心肌梗死,心肌酶提示AST 208U/L、LDH578U/L、CK-MB316U/L、CK686U/L、A-HBDH 456U/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溶栓结束30分钟后出现室性早搏,考虑为再灌注心律失常,经扩冠,抗凝,对症治疗后胸憋症状缓解,但活动后仍出现呼吸困难,遂就诊于山西省心血管研究所,行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心脏扩大,室壁瘤形成,由于血压低于正常,未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倍他乐克、呋塞米等药物治疗,于7天前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400-500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药师下临床提出整改意见作铺垫。方法:采取分层法随机抽取某医院外科2008—01/2008—06住院患者病历共计234份,对病例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34例手术患者用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100%,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疗程过长、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二联用药145例,三联及三联以上用药60例。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围手术期用药的讨论,加强与医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