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94篇 |
免费 | 350篇 |
国内免费 | 2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300篇 |
口腔科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684篇 |
内科学 | 501篇 |
皮肤病学 | 83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25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92篇 |
综合类 | 1606篇 |
预防医学 | 576篇 |
眼科学 | 91篇 |
药学 | 523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26篇 |
肿瘤学 | 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98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03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320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76篇 |
2006年 | 288篇 |
2005年 | 303篇 |
2004年 | 255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2.
【摘要】目的:采用脑部MRI容积定量分析系统对行阿尔兹海默病(AD)筛查患者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探索其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头颅MRI检查的406例患者,排除已确诊为AD及其他类型的痴呆、有明确脑血管病病史的患者,最后共233例患者入组行AD筛查。通过两位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以及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会诊,评估患者发生AD的风险概率。采用脑部容积分析软件AccuBrainTM进行图像分析,根据AccuBrainTM计算出的多项脑组织体积,经机器学习模型判定该患者发生AD的风险概率,自动生成定量报告。最后四位专科医生查阅患者的脑容积分析评估报告,结合报告中的数据、已收集的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再次对患者发生AD的风险概率进行评估,比较阅读报告前后的风险概率的一致性。结果:临床专家会诊与AccuBrainTM系统评估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患者例数总和分别为34例和38例,占全部患者的14.59%和16.31%,临床专家与AccuBrainTM系统的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临床专家会诊与AccuBrainTM系统评级结果相符的共210例,相符率达90.13%。结论:脑部MRI容积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不仅与临床专科医生的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还筛查出部分已有轻微认知减退症状但临床医生在初期诊疗过程中未引起重视的早期认知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993.
田湾核电站周围居民核电站认知调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调查核电站周围公众对核电站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因素。方法 按照居住地距连港市田湾核电站的距离,将调查对象分为4层:0km~, 4km~, 8km~和 30km~50km。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田湾核电站周围50km内的常住居民共计1408人。调查问卷共37个问题,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辐射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常见工业设施和核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核电站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等信息。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91.18%的人听说过核电站,35.36%的人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有所了解,71.05%的人认为核电站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37.03%的人认为核电站是安全的,74.27%的人认为我国有必要发展核电站,63.29%的人支持当地发展核电站。回归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男性、认为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家庭年收入高、认为本地区建核电站对自己有经济好处是影响调查对象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正向因素,而认为核电站对环境有影响和担心核电站对健康有影响是负向因素。调查对象对核电站的负向态度(否定或不支持)与距离核电站的距离的关系曲线呈右侧拖尾倒置"U"型。结论 受教育程度、性别、家庭年收入和预期经济回报等是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性,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主要影响因素做更多工作。 相似文献
994.
995.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其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中晚期病例后遗症及死亡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优生优育及全民素质的提高。我院1985一1997年收治小儿结脑117例,治愈好转83例,恶化万例,死亡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五一般临床资料性别:男65例,女52例;年龄:IO月一14岁,其中一1岁12例,一3岁33例,-7岁32例。一14岁4O例,明确结核接触史62例,接种过卡介苗仅12例,未接种29例,不详76例。1.2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发势117例,头痛73例,呕吐84例,抽搐78例,性格改变79例,肢体… 相似文献
996.
一步法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Ⅰ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快速检测1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Ⅰ,与CK-MB对照。结果TnT、TnI和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89.5%,84.2%,57.9%,TnT与CK-MB之间有显著差异;三者特异性分别为83.3%,88.9%,88.9%,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白细胞介素6(IL-6)在临床中应用于抗肿瘤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最近有报道IL-6的水平与休克的严重性成正比,但是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IL-6对血浆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Ⅰ、Ⅶ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与IL-6组,取血后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烷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一期凝血法测定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IL-6在注入30min和 24h显著地增高了血浆TXB_2水平(P<0.01),但血浆6-keto-PGF_(1α)在两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从而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显著增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IL-6在注人24h后使用血浆Fbg水平明显增高(P<0.01)。但血浆FⅦ:C水平在两组均无显著增高(P>0.05)。结论:IL-6能刺激TXA_2和Fbg的分泌以及引起TXA_2/PCI_2的失衡和高凝状态,这些作用可能与IL-6加重疾病、预后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利用fMRI视网膜皮层映射技术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V1区皮层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15例POAG患者及15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视网膜皮层映射分区刺激和圆形黑白翻转棋盘格刺激采集fMRI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OAG患者患侧眼与健侧眼V1区的fMRI反应、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健侧眼与匹配的正常人眼V1区的fMRI反应和激活.POAG患者患侧眼和健侧眼单独刺激时的V1皮层功能差异与视功能差异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1)患侧眼接受刺激时V1区fMRI反应较健侧眼弱(t=4.757,P<0.01),患侧眼和健侧眼fMRI反应分别为(1.24±0.72)%、(2.18±0.93)%.患侧眼、健侧眼分别与其年龄、性别、眼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眼V1区fMRI反应进行比较:患侧眼较正常人眼反应弱(t=-3.011,P<0.01),患侧眼和匹配眼fMRI反应分别为(1.24±0.72)%、(2.01±0.65)%;健侧眼和匹配眼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P>0.05),健侧眼和匹配眼分别为(2.18±0.93)%、(1.95±0.75)%.(2)患侧眼与健侧眼单独刺激的V1皮层功能差异与视功能差异存在线性负相关(r=-0.887,P<0.01).(3)患者的健侧眼与其年龄、性别、眼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眼比较,患者健侧眼V1激活较正常人眼小(t=-3.801,P<0.01),健侧眼和匹配眼V1激活面积指数分别为0.72±0.12、0.85±0.09.结论 青光眼存在皮层功能损害,而且青光眼皮层功能的损害与视觉功能的损害存在相关一致性;基于fMRI视网膜皮层映射分区的定位、定量测量是一种对青光眼视觉皮层功能变化临床随访、评估测量的有用方法,也是活体人青光眼视觉通路跨突触退变研究的潜在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99.
白介素-1β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IL-1β预处理后心肌细胞粘着分子(CAMs)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延迟保护(DP)作用的关系,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设假手术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IL-1β预处理组(ILPC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酶法检测低剂量IL-1β注入大鼠后即刻、12h和24h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和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CD11a)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以及中性粒细胞(PMNs)的浸润数,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发现,与C组比较,NS组和ILPC组各时相点ICAM-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和CD11a蛋白质表达以及PMNs浸润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但ILPC组后24h I/R末,上述指标的增幅明显减少(P<0.05),且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下降(P<0.05)。即刻和12h,ILPC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低剂量IL-1β预处理可使心肌延迟期CAMs表达减少而产生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