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122.
目的:探讨药物极性对肺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至指数生长期,加入20.0μmol/L的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亚硒酸钠并全反式维甲酸。以MTT法检测吸光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改变,判断药物极性对肺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药物作用24~96h,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作用48h,S期比例增加伴有G0/G1期增多或减少,G2/M期逐渐减小直至曲线峰消失。处理组细胞周期中各期的变化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加药48h后线粒体数量增加,形状大小不一,双层膜和内嵴清晰。20.0μmol/L亚硒酸钠加药48h后线粒体外形结构不清,有的线粒体肿胀。20.0μmol/L二者联合加药48h后,线粒体内嵴减少缩短,有电子密度高的不定形物质沉淀。结论:亲脂性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可与肺癌细胞线粒体结合增强其功能,水溶性药物亚硒酸钠不易与肺癌细胞线粒体结合而抑制其功能。二者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术中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接受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26例,腺癌8例,腺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Ⅰ期9例,Ⅱ期21例,ⅢA期9例,ⅢB期1例.40例中行袖状肺叶切除术37例,肺叶并主支气管楔形切除术3例,合并右肺中、上叶切除并右中间气管部分切除与右主支气管吻合1例,合并膈肌局部切除1例,合并受侵胸壁肋骨切除1例.结果 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且1例发展至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全组随访率为92.5%(37/40).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37)、58.3%(14/24)和33.3%(4/12).结论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该术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肺组织,还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并为少数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4.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周占位性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借助x线导向穿刺确诊率可达76~96%,但穿刺合并症较多,在某些病变范围的应用还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国内外试用B型超声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也取得了初步效果。本文采用随机分组并根据病灶大小及部位进行分层对照方法对B型超声和x线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检测NSCLC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中EGFR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文献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EG-FR-TKI靶向治疗预测性生物标记的文献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文献,共11篇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EGFR基因突变组、基因扩增组及KRAS基因突变组RR值分别为0.86(0.65-1.15)、0.73(0.44-1.20)及1.39(0.95-2.03)。结论:联合检测EGFR基因和KRAS基因在原发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可作为EGFR-TKIs一线治疗较好的预测性生物标记。检测转移瘤中EGFR基因的扩增情况能够帮助进一步筛查哪些患者对靶向治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比较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和标准二线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EGFR-TKI靶向治疗和标准二线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文献,共8篇RCT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OS、PFS的HR值及ORR的RR值分别为1.01(0.92,1.10)、0.90(0.74,1.08)及1.48(1.20,1.81).结论:就OS及PFS而言,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靶向治疗组ORR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27.
背景:PKH-26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内示踪。目的:通过气管移植合并静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评价PKH-26的示踪效果,并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受损组织的迁移情况。方法:用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以PKH-26标记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气管移植的受体大鼠体内,用等量的PBS注射作为实验对照。结果与结论:用PKH-26进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几乎所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有红色荧光。移植后8周仍可见受体气管和移植气管处有红色荧光标记。远离吻合口的受体气管基本未见红色荧光标记物。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后,可向损伤的气管组织迁移并定植,而且可随移植气管的血管化逐渐由受体气管切缘向移植气管迁移,最后可定植于移植段气管。PKH-26的红色荧光标记稳定性高,是可应用于长期观察的无降解的荧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8.
背景:深低温冷冻后的组织可以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和组织完整性,并能消减抗原性。目的: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合并深低温处理供体气管后进行同种异体气管移植,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上皮再生和再血管化后的作用。方法:用深低温冻储2周和6周的气管进行Wistar大鼠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后,用PKH-26标记的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受体内,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注射作为实验对照。观察供体气管的组织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果和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合并深低温冻储后的移植气管结构完整,软骨无变性坏死;深低温6周的移植气管上皮再生情况优于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上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合并深低温冻储6周后移植气管存活期好于深低温冻储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移植物周围新生血管的增加,从而促进气管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9.
背景:PKH-26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内示踪。 目的:通过气管移植合并静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评价PKH-26的示踪效果,并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受损组织的迁移情况。 方法:用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以PKH-26标记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气管移植的受体大鼠体内,用等量的PBS注射作为实验对照。 结果与结论:用PKH-26进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几乎所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有红色荧光。移植后8周仍可见受体气管和移植气管处有红色荧光标记。远离吻合口的受体气管基本未见红色荧光标记物。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后,可向损伤的气管组织迁移并定植,而且可随移植气管的血管化逐渐由受体气管切缘向移植气管迁移,最后可定植于移植段气管。PKH-26的红色荧光标记稳定性高,是可应用于长期观察的无降解的荧光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