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的改变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台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程度分为:脓毒血症性休克组30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0例,脓毒血症组30例,对照组为自愿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比较各组BNP浓度的差异以及各组BNP浓度与LVEF的相关性,并比较28 d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BNP水平对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 脓毒血症性休克组血浆BNP水平[(976.3±160.7)pg/ml]明显高于严重脓毒血症组[(648.4±267.3)pg/ml]、脓毒血症组[(217.2±89.7)pg/ml]及对照组[(50.3±25.4)pg/ml](P<0.01),脓毒症性休克组LVEF[(48.2±9.6)%]明显低于严重脓毒血症组[(52.8±9.4)%]、脓毒血症组[(61.3±8.9)%]及对照组[(66.4±9.3)%](P<0.05或P<0.01),脓毒血症性休克和严重脓毒血症二组LVEF与血浆BNP水平呈负相关(r=-0.876,-0.724,P<0.01).死亡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367.6±506.4)pg/ml vs(420.3±82.6)pg/ml,P<0.01].BNP水平与28 d死亡率的ROC曲线分析显示BNP水平的曲线面积为0.918(P<0.01).结论 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IMPRPAE)肺炎耐药性和危险因素,为防治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2月本院82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IMPRPAE)住院感染肺炎患者资料和菌株为实验组、82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IMPSPAE)住院感染肺炎患者资料和菌株为对照组,用Carba NP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分析危险因素和耐药性。结果实验组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入住、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年龄因素、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住院天数(≥14 d)、ICU入住是IMPRPAE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PRPAE耐药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呼吸机使用、减少气管插管、减少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是预防和控制IMPRPAE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喹诺酮药物对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耐药分子机制,探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MDRTB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量孔AlamarBlue显色法检测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MDRTB的MIC;PCR方法扩增MDRTB的gyr基因并测序。结果40株氧氟沙星敏感MDRTB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均敏感;未检测到gyr基因发生突变。40株氧氟沙星耐药MDRTB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率分别为0%、30.0%、42.5%、40.0%;检测到33株(82.5%)gyrA基因和2株(5%)gyrB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为Ala90Val、Ser91Pro、Asp94Gly、Asp94His、Asp94Asn、Asp94Ala、Asn477Thr和Thr478Asn。结论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gyrA基因Ala90Val、Ser91Pro、Asp94Gly突变类型为主;莫西沙星是治疗氧氟沙星低水平耐药MDRTB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