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结果: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2.
《内经》关于心身疾病的论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归纳整理了《内经》有关心身疾病的论述 ,主要从心身疾病与脏腑关系、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指出了心身疾病中医的最早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症引起膝外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予快针疗法治疗12d。结果: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膝外侧疼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正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综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经筋刺法、刺络放血等,以滋补肝肾、醒脑调神、补益脑髓、疏经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不仅有效遏制了患者的进行性肌肉萎缩,还基本恢复了患者右上臂的运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了可行思路,现介绍如下。张某,男,60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手指运动不灵、力弱,向前臂、上臂发展并出现肌肉萎缩,未予重视及治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的针刺方法或选穴,疗效各异,因此,综合分析近3年关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进展,着重从针刺的选穴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总结,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更规范有效的疗法提供基础,以减少面瘫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了解近5年来国外针刺临床研究的具体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在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的文章,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计量学方法对文献中针刺疗法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适应证、操作技术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6篇文献。涉及33个研究国家,其中韩国、美国、德国研究量最多;研究涉及23个疾病系统(115个病证名),从ICD疾病系统分类看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这一类的研究最多,从病证的性质看疼痛类病证研究仍占多数;与1996年WHO向世界推荐的针灸适应证比较看,建议新增一类适应证50种,6项原有适应证建议升级为一类;国外针刺治疗以仅手针为主,少量配合电针,治疗频率多2~3次/周甚至更少。结论 针刺疗法在国外持续发展,适应证较前明显增多,但针刺操作及治疗频率较国内不同,尚需加强研究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降压的疗效及获得性因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性别、有无家族史、病程长短、体质量指数(BMI)指数、治疗前后血压等.结果 针刺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疗效,且对收缩压的疗效优于舒张压;性别对于针刺降压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无家族史者降压疗效优于有家族史者;病程对针刺降压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BMI指数越小,针刺降压疗效越明显.结论 针刺可有效控制血压,且获得性因素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针刺降压证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0 78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分为基础治疗组(n=10 424)和活血散风组(n=35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新样本,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新样本活血散风组与基础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日均血压和清晨血压,以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控制血压的效果。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水平高于活血散风组(P<0.05)。PSM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HCY、TC、TG、HDL、LDL、Cr、U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平均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02);活血散风组舒张压平均水平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32,P=0.77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清晨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2);活血散风组清晨舒张压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974,P=0.98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进一步控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日均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