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制备能够模拟皮肤ECM生理结构的聚乙烯醇(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并研究其体内外降解行为。 方法 (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构建PVA纳米纤维支架和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采用戊二醛蒸气法对2种支架样本分别进行交联,于扫描电镜下观察2种支架的形貌。(2)体外降解实验:分别裁取2种支架样本(2 cm ×2 cm)置于PBS中,37.0℃水浴温育3、7、14 d取出,干燥,真空条件下喷金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支架形貌变化。(3)体内降解实验:将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一为PVA组,大鼠脊柱两侧对称区域(4处)皮下埋植PVA纳米纤维支架;另一为PVA/壳聚糖组,大鼠脊柱两侧对称区域(4处)皮下埋植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每组24只大鼠。术后3、7、14、28 d,分别取各组6只大鼠埋植样本,HE染色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 (1)交联后PVA纳米纤维支架和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表面光滑,纤维直径分布均匀(200 ~300 nm),具有较高的孔隙率。(2)体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温育3、7、14 d,PVA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分别呈现溶胀、溶解、融合的形貌变化;而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则分别呈现溶胀、溶解断裂、消失的形貌变化。(3)体内降解实验结果显示:术后3、7、14、28 d,2组纤维支架结构均分别呈现松散、边界不清、大部分被降解及最终消失的形貌学变化。 结论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成功制备PVA/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交联后的该支架具有与组织重构相适宜的降解行为。  相似文献   
72.
为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科学及医学人文精神,本校构建并实施了《医学人文概论》课程。该课程重点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人文内涵;提高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爱和关怀;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3.
重庆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代坩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MS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9 727名15岁~人群进行调查,计算MS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MS及各种代谢异常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MS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社区居民MS患病率为9.44%(标化患病率10.12%),男性8.25%(标化率9.03%),女性为10.50%(标化率10.96%),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增加趋势;血脂紊乱、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分别为34.95%,22.34%,19.56%和7.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DR=1.40)、年龄增加(OR=1.64)、吸烟(OR=1.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70)、高血压家族史(OR=2.13)、糖尿病家族史(OR=3.20)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MS已成为重庆市社区居民患病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大豆低聚糖(SOS)和大豆低聚肤(SOP)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粪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正常饲料(正常对照组,NCG),高脂饲料(高血脂模型组,HCG),高脂饲料 +2%SOS(SOS组)、高脂饲料+3%SOP(SOP组)、高脂饲料+2%SOS+3%SOP(SOSP组)8周,测定大鼠血浆和肝脏SOD活性、MDA含量及粪胆汁酸含量,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增加粪胆汁酸的排泄,但对SOD活性无明显影响.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以SOSP组的复合干预组效果最佳.结论 SOS和SOP通过减少MDA生成,抗脂质过氧化,和通过促进粪胆酸排泄,有效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从而预防高脂血症,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我科自2004年10月将烧伤翻身床应用于104例臀部压疮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89例,女15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47.3岁.压疮形成时间为45d~16年;压疮例数为1~3处,总压疮数为176处;压疮部位为:骶尾部74处,坐骨结节处69处,股骨大转子33处;压疮面积为225 ~416.45 cm2;压疮深度为Ⅱ度9例,Ⅲ度58例,Ⅳ度109例;在院天数为12~77d.  相似文献   
76.
临床资料患儿男,7个月,15 d前出现左小腿后侧皮肤红疹,家长未予注意.5 d后左小腿皮疹范围较前明显扩大且右小腿、颜面部、前躯干及右上肢出现同样性质皮疹,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39.0 ℃)、双下肢肿胀和少尿.就诊于本院儿科并入院治疗.入院后体温38.6 ℃,呼吸36次/分,患儿神志欠清,三凹征阳性,双下肢红肿明显,伴有发热,双下肢远端皮温低.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25.1×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 %,淋巴细胞百分比20 %,单核细胞百分比18 %).肝功能检查:总蛋白42.6 g/L,白蛋白20.5 g/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血培养,3 d后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双下肢切开减张等处置.入院2 d后复查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3 d后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入院经治疗10 d后患儿仍持续发热(体温波动于38.0 ℃~39.3 ℃),呼吸急促及少尿未见好转(具体尿量不详),且出现下腹部、双髂部、双下肢多处皮肤坏死以及进行性腹胀,遂转入本院烧伤外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相关行为现况,为优化管理提供科学资料.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军校在校本科护理学生14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过去7 d每天吃早餐的护生占93.92%,喝过1次以上牛奶或豆浆的占97.30%,伤害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军校护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学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  相似文献   
78.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开展老年人MS社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沙坪坝区老年人2740人,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症候群及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老年人MS患病率为19.74%,男性16.79%,女性2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OR=1.128)、吸烟(OR=1.173)、饮酒(OR=1.389)、腰围(OR=1.609)、腰臀比(WHR)(OR=1.401)、高血压家族史(OR=1.637)是MS的重要危险因素,月饮食消费水平(OR=0.823)是MS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老年人MS及其相关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制定基于社区老年人MS的干预策略,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9.
Seminar教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是一种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是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Seminar中相互讨论[1-3].Seminar 教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分析、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因而,Seminar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献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4-5].本文第一作者将其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到的Sem-inar教学模式及经验用于本校儿少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尝试将Seminar教学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即实践型Seminar教学,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李莉  石凯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61-1161
目的探讨胎头倾势不均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胎头倾势不均孕妇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4例胎头倾势不均孕妇,剖宫产19例,胎头吸引器助产21例,产钳助产1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死产1例。结论胎头倾势不均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及时诊断、尽早处理才能减少对母婴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