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吴宇格  石兰  叶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91-1191
将我院近2年的400例导尿病人发生各种并发症48例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及2005年11月-2007年8月行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12例)及实验组(200例),对实验组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并对2组进行依从性的调查及原因分析,比较2组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免疫治疗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80.5%,与对照组(6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成人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儿童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依从的原因调查表明,实验组不可控制性因素升高,可控制性因素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减少了不依从原因中的可控制性因素,从而能提高患者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4.
Objective To elevate the prevention rat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hospi-tal. Methods Design a forecast report chart to assess patients who were in hospital from Jan. 2007 to Dec. 2008 by putting this chart in application, from which screen out 1881 patients who were susceptible to high risk of pressure ulcer (patients" risk scale was below 14) . Those patients were regarded as investigation group, and their shin con-difions was observed, and taken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Using historical contrast, the patients picked out by Braden chart in Jan. 2005-Dec. 2006 were considered as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history,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insignificant (P>0.05) . The high - risk prediction accura-cy rate of pressure ulcer, inevitable pressure ulcer rate, the amount of inevitable pressure ulcer in different depth, and the amount of evitable pressure ulcer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high - risk prediction accuracy rote of pres-sure ulcer, inevitable pressure ulcer rate, the amount of inevitable pressure ulcer in Ⅱ depth, and the amount of evitable pressure ulcer inhospital of investig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forecast report chart is a more effective in pressure ulcer risk prediction. Predictive nuring ,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for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 high risk factors a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asic nursing quality and thus lower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among high risk patients.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采取不同手术途径切除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护理对策。方法:手术前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手术前准备;手术后根据不同的手术途径采取不同的病情观察方法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7例患者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5天。结论: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不同手术途径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观察重点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应用奥瑞姆自护理论预防宫颈癌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44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自护组各2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指导,自护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三个护理模式,在辅助教育、部分补偿、完全补偿系统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护理.结果 自护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及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自护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奥瑞姆自护理论护理宫颈癌手术后患者,可促进肛门排气,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及其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7.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光触媒的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中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抗真菌作用。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等量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在无光及日光灯照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白色念珠茵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g/L;当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在树脂基托中的浓度为20g/L时,无光及光照条件下其对白色念珠茵的抗菌率分别为50.1%,91.5%。等质量纳米二氧化钛在无光及光照条件下其对白色念殊菌的抗菌率分别为1.5%、61.9%。结论:纳米二氧化钛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方可显示出抑菌作用,纳米银不经光照具有抑菌作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兼具两者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观察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中银离子及钛离子的释放特点.方法 将5 g/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分为2组,A组试件在蒸馏水中浸泡30 d;B组试件在蒸馏水中浸泡1 d(取第1、7、14、21、30天浸提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A、B2组试件浸提液中银离子及钛离子含量.结果 A组试件浸提液银离子含量为(37.72±6.20)μg/L,钛离子含量为(2.18±0.33)μg/L;B组第1、7、14、21、30天浸提液银离子含量分别为(10.30±2.80)、(4.07±1.86)、(3.96±1.58)、(4.88±0.75)、(3.67±0.16)μg/L,钛离子含量分别为(1.89±0.06)、(1.30±0.30)、(1.88±1.32)、(1.18±0.08)、(1.27±0.16)μg/L.结论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中银离子及钛离子在蒸馏水中释放量小,银离子在第1周释放量较大,其后趋于平稳,钛离子则始终保持平稳的释放量,这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在义齿基托中的抗菌长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120.
我国中医医院的资源,效益,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源、产出与效益分析 据统计,中医医院比综合医院平均晚建15年。在全国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中西医院中,中医医院占31%,病床只占15%,而中医的医疗需求占1/3强。在全国1697个县中(不含县级市)尚有298个县没有中医医院。 “六五”时期中医医院机构年递增率16.9%,“七五”期间年递增率降为8%;“七五”前期每年净增中医院140所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