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乳糜腹水常见病因多为肿瘤或感染导致的淋巴管破裂,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临床罕见,如延误诊断,病死率甚高.现报道我科收治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乳糜腹水病例,并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53、65、78岁.3例均无肝硬化、结核病、丝虫病及外伤史,1例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行引流术.实验室检查血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均阴性.入院查CT,2例提示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胰周积液、腹水;予禁食、抑制胰酶分泌、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腹腔坏死物引流等治疗,腹胀缓解,腹水减少,但分别于18、20 d腹胀加重,复查CT提示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腹水;再予腹腔穿刺,引流液呈乳白色不透明乳糜样.1例为胰周脓肿引流术后,CT示腹水,即行腹腔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引流液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腹水检查:外观为乳白色液体,乳糜定性均阳性,细胞总数分别为750× 106/L、420 × 106/L、6180×106/L,淋巴细胞>80%,腹水甘油三酯分别为7.13 mmol/L、9.40mmol/L、90.0 mmol/L;腹水淀粉酶分别为3103、39、30 U/L.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毗啶联合金双歧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用柳氮磺胺吡啶和金双歧;对照组单独用柳氮磺胺吡啶。疗程为四周。结果:治疗组18例,完全缓解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16例,完全缓解5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2.50%。结论:金双歧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 男49例, 女61例, 年龄(40.15±5.27)岁, 年龄范围为26~65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55)及内镜组(n=55),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除开取石手术, 内镜组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情况、胆汁引流量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取石成功率[100%(55/55)]与内镜组[100%(55/55)]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手术耗时[(38.56±5.23)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34±3.82)h]、住院时间[(6.12±1.06)d]短于腹腔镜组[(89.34±10.23)min、(44.23±4.76)h、(9.23±1.25)d]、出血量[(9.45±1.25)ml]及住院...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胆石病术后结石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68例胆石病术后再次出现结石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同时测量胆管远端生理狭窄段(NDS)长度、观察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憩室以及胆管的其他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NDS长度≥10mm者46例,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异常者42例,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有憩室者27例,胆囊管残端过长6例,放置T管后胆管良性狭窄9例。结论 胆石病术后结石复发与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异常、NDS长度过长、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有憩室、胆囊管残端过长、放置T管后胆管良性狭窄密切相关;胆石病术后再次出现结石首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取石。  相似文献   
35.
PTC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ERCP治疗失败患者,超声引导下PTCD成功后,经引流管进入导丝,与ERCP对接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7例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5例,左侧肝管2例;一次性对接成功6例,分次进行1例;植入金属内支架5例,塑料内支架2例。7例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患者3天后查血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结论PTCD与ERCP对接术在梗阻性黄疸ERCP不成功时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接受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80)和恶性病变组(n=155)。比较2组早期和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SUVmax变化率 ;以ROC曲线分析早期及延迟期肺部病灶SUVmax、RI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均<0.001),且2组延迟期SUVmax均大于早期(P均<0.001)。恶性病变组RI大于良性病变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SUVmax、延迟期SUVmax、RI及三者联合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645、0.697、0.722及0.727(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用于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38.
39.
采用异体骨移植椎弓成形术治疗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项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该疗法的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免疫排斥反应的观察及出院指导,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功血是异常子宫出血.由于所表现的不同规律,以及出血量、出血时间的长短不一,临床上可分为青春期功血、生育年龄期功血及更年期功血.其临床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