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1~15月龄SD大鼠为更年期模型,应用尼尔雌醇和3种剂量的沙棘籽渣黄酮进行灌胃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3周,观察沙棘籽渣黄酮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及血清和肝脏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水平。结果:更年期大鼠经灌胃给予沙棘籽渣黄酮后,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对血清和肝脏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提高(P<0.05),同时降低肝脏组织的丙二醛含量(P<0.01)。结论:沙棘籽渣黄酮可改善更年期大鼠的血脂代谢,并且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2.
黑果枸杞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黑果枸杞色素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清除能力,以及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小鼠血清抗活性氧能力、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影响和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探讨了黑果枸杞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黑果枸杞色素在化学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有很强的DPPH·清除活性,IC50达到0.164 mg·mL-1;能显著的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IC50为0.112 mg·mL-1;能增强小鼠血清抗活性氧能力,抑制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和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黑果枸杞色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3.
香叶天竺葵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孙伟  瞿伟菁 《中药材》2002,25(8):600-602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香叶天竺葵油的化学成分及在抑制各类肿瘤细胞增生、细菌生长及在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病理和促进透皮给药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研究和开发香料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沙棘黄酮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沙棘籽渣和果渣中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用STZ成功地制造了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沙棘籽渣中黄酮(FSH)和沙棘果渣中黄酮(FFH)连续灌胃4w。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FSH极显著地降低STZ糖尿病大鼠血糖、果糖胺、血脂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乳酸和肝糖原影响不大,同时可调节糖尿病大鼠的饮食水平;而FFH的作用效果不及FSH。结论:FSH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纠正其物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5.
<正>嘌呤代谢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xanthine,X)能在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催化下最终生成尿酸(uric acid,UA)。UA积累或排泄不畅都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指标,肝脏XO活性可发生相应变化[1]。别嘌醇(Allopurinol,AP)是临床常用的XO抑制剂,用于治疗痛风,由于毒副作用而使用受限。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 L.)《中药大辞典》载叶“味苦涩,性温,有小毒”功用主治“利尿解毒”,并可用于风湿、痛风;果“止痛,治痢疾”,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症[2]。  相似文献   
26.
低酚棉籽仁(GCK)的毒理学研究表明,在100%纯GCK饲喂大鼠1周的急性毒性试验中,无一死亡和异常反应。饲料中含40%和20%GCK的长期毒性(6个月)试验中,与对照组比,受试大鼠进食量正常,体重增长一致,无中毒反应。血液学和血清生化的测定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无异常,试验与对照间的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提示GCK对受试大鼠无急性和长期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27.
金耳菌丝体多糖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汪虹  瞿伟菁  褚书地  李明娟  田翠平 《营养学报》2002,24(4):431-432,443
金耳 (Tremella aurantiabla)主要分布于我国云贵高原 ,是名贵食药用真菌 ,目前已经实现人工代料栽培[1] 和菌丝体发酵。金耳有效成分之一多糖的研究表明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辐射伤害、抗溃疡、抗炎的作用[2 ] ;我们已证明金耳菌丝体多糖 (Polysac-charide of Tremella aurantiabla mycelia,TMP)具有降低高血糖实验动物血糖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3] 。本文报告 TMP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材 料1 .1 .1 金耳菌丝体多糖 (TMP) : 金耳菌丝体干粉用 1 0倍体积 95 %乙醇 80℃水浴回流脱脂 4次 ,…  相似文献   
28.
刺梨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刺梨黄酮对四氧嘧啶致实验性高血糖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模型和刺梨黄酮三组,正常与模型两组灌胃蒸馏水,刺梨黄酮组灌胃100mg/kgbw刺梨黄酮。灌胃4w后模型组和刺梨黄酮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型,测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血脂、胰脏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MDA)。结果:刺梨黄酮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造型后小鼠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升高血清胰岛素。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非常显著和显著上升,MDA明显降低。结论:刺梨黄酮能有效保护胰脏免受四氧嘧啶氧化损伤,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29.
蒺藜皂苷对乳腺癌细胞Bcap-37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孙斌  瞿伟菁  柏忠江 《中药材》2003,26(2):104-106
采用生长曲线法、MTT法、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形态学方法观察了蒺藜皂苷(STT)对于体外培养Bcap-37细胞抑制作用,结果显示:STT对于Bcap-37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与时间依赖关系,经STT作用后,细胞形态学表现为细胞变圆、皱缩,核固缩、浓聚。  相似文献   
30.
蒺藜皂苷对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STT)对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对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测定STT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一次性灌胃蔗糖(2 g.kg-1)或葡萄糖(2 g.kg-1),同时灌胃STT(100 mg.kg-1),测定60 min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每天一次性灌胃STT(100 mg.kg-1),连续14 d,测定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灌胃蔗糖(2 g.kg-1)60 min后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0.1,1,10 mg.mL-1的STT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活性(P<0.001),抑制率分别为(20.83±1.66)%,(43.73±2.39)%和(52.62±2.69)%;STT显著抑制大鼠一次性灌胃蔗糖60 min后血糖水平的升高(P<0.01),变化幅度为对照的(52.61±6.24)%,但对灌胃葡萄糖没有作用;连续灌胃STT 14 d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为对照的(58.17±3.24)%,灌胃蔗糖60 min后血糖变化幅度为对照的(69.50±4.28)%(P<0.05)。结论:STT抑制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是由其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