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正>患者 男,84岁,因骨折入院,常规行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胰腺尾部占位。患者无黄疸表现,腹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化抗原CA19-9、血清总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胰腺淀粉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无特殊。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CT平扫显示胰尾混杂密度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最大截面约3.1 cm×3.7 cm(图1A、B)。FDG-PET/CT检查显示胰尾混杂密度肿块,内含脂性低密度灶,  相似文献   
82.
周珉  任彦  陈方  王琪  陆双全  盛茂 《江苏医药》2006,32(2):180-181,I000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早期影像诊断及食道造影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影像检查过程及临床经过。结果 2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均经胸腹平片及食管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手术7例,术后6例存活,1例死亡。影像诊断标准按Gross分型:Type Ⅰ(食管上下端闭锁,无食管气管瘘)2例;Type Ⅱ(食管上下端闭锁,近端气管食管瘘)1例;Type Ⅲ(食管上端闭锁,下端有瘘管与气管相通)17例;Type Ⅴ(又称H型或N型,无食管闭锁但有瘘管与气管相通)1例。结论 影像检查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食管造影操作应细致谨慎。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输尿管开放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适应范围。方法2004年4月—2007年4月,对42例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成功。32例为输尿管结石,其中18例伴有输尿管息肉;6例输尿管狭窄;1例输尿管下段开口处憩室伴结石;2例一侧双输尿管畸形,1例双侧输尿管下段扩张。其中有15例术前行输尿管镜检查或碎石,因输尿管镜无法上行而改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病变可以通过腔内技术、微创手术得以治疗,但仍有部分输尿管病变需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开放手术仍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他技术不可完全替代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明确核磁共振成像下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骶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儿童,年龄1 d~15岁。以记数方式表示脊髓圆锥末端对应脊柱位置,将每一脊柱单元等分为上、中、下1/3,并分别用U、M、L表示,椎间盘作为一独立节段。将T12-U1/3记为0,T12-M1/3记为1,T12-L1/3记为2,T12-L1记为3,由上到下依次记数。将患儿分为不同年龄段:<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按照性别将患儿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比较2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231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09例,年龄为(4±4)岁。<1月、1~5月、6 ~11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患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2.0、7.3±2.3、6.4±1.8、6.5±2.6、5.4±2.2、5.5±1.8和5.0±1.8。M组和F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儿童脊髓圆锥末端...  相似文献   
85.
本文收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肝癌44例,均为近年在我院住院的病人。男性39例,女性5例。年龄在24—71岁。44例全部做了B超及CT检查,16例做了肝动脉造影,其中31例做手术及病理证实。病人在住院期间同时作了蛋白电泳(AFP)检查。结果报告如下:B超符合率为42/44,95.55%,误诊2例为肝小血管瘤;CT符合率为43/44,97.37%,误诊1例为肝小囊肿;肝动脉造影符合率为16/16,100%;AFP>400ng/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的RB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4例行超声检查。结果 27例具有典型RB的CT表现:眼球后部软组织肿块;斑点状或团块状钙化(4例无钙化);视神经增粗3例。MRI显示14例球内肿块,视神经增粗2例。超声4例均显示球后方肿块回声,可见钙化强光斑伴后方声影。结论 CT对肿瘤具有定性诊断作用,MRI对无钙化肿块鉴别诊断及对视神经受侵犯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对肿块的钙化显示较好,而且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肿块内的血流信号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肠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其中l5例得到确诊,诊断率71.4%(15/21),CT表现肠系膜血管扭曲3例、漩涡征5例,肠管鸟嘴征1例、C形征11例、靶环征9例;26例患者治疗后好转,占96.3%(26/27),其中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成功3例;23例行剖腹探查术,6例行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1例行系膜折叠术、肠扭转复位术,10例行小肠切除术,6例行乙状结肠切除、缩短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3.7%(1/27)。结论腹部CT检查对肠扭转有一定诊断价值,对有绞窄性肠梗阻征象的患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肠扭转病死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技术在检查儿童垂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治疗及随访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致的垂体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MRI扫描图像。结果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为100%。共检出54例垂体增生;2例垂体囊性占位;1例为平扫容积效应导致信号异常,动态增强扫描正常。所有病例MRI诊断均与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查及用药治疗随访结果一致。结论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在儿童是相对容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儿童尤其是青春期儿童性早熟及生长发育异常用药治疗前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