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2篇 |
免费 | 232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82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43篇 |
口腔科学 | 62篇 |
临床医学 | 621篇 |
内科学 | 474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04篇 |
特种医学 | 14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339篇 |
综合类 | 1385篇 |
预防医学 | 538篇 |
眼科学 | 140篇 |
药学 | 697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07篇 |
肿瘤学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71篇 |
2010年 | 247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239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265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1.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上非常常见,由于骨折远端长度较短,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很难获得稳定的固定,而传统钢板固定法不但对骨折端血供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容易造成皮肤坏死增加感染机会,因此治疗比较棘手。我们自2005年1月~2006年9月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8例,疗效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前瞻性研究单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并接受单侧PCNL的69例患者,按患者术前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测量血压,同时化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41.76±9.68)mmHg、(123.85±10.20)mmHg、(131.91±8.79)mmHg、(139.12±11.31)mmHg;平均舒张压分别为(86.47±7.74)mmHg、(73.38±7.66)mmHg、(83.53±5.65)mmHg、(90.74±8.45)mmHg。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血压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血压逐渐回升,术后1年时舒张压高于术前水平(P0.05),收缩压无明显变化。非高血压组患者的收缩压在各个时期无明显变化,舒张压也在术后3个月时下降,之后逐渐回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肾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在术后3个月时明显降低,之后逐渐回升,术后1年时较术前水平略高。结论:PCNL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短期内血压下降,然后逐渐回升到术前水平,术后1年时舒张压较术前明显升高。血压的变化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骨组(LC-DCP组,n=40)和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组(LCP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20.0%(8/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相似文献
95.
~1H磁共振波谱在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5例有脑部放疗史 ,临床及CT、MRI难以判断为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的患者 ,5例病史明确的放射性脑坏死的患者 ,均行1HMRS检查。结果 前 15例经手术证实 ,14例为胶质瘤 ,1例放射性脑坏死 ,1HMRS诊断正确。 (1) 14例胶质瘤在1HMRS上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胆碱(Cho)峰 ,氮乙酰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峰下降或消失 ,Cho/Cr比值升高 ,NAA/Cr比值降低 ;12例出现乳酸 (Lac)峰。 (2 )放射性脑坏死表现为 :5例Cho、NAA、Cr下降或消失 ,出现脂质 (Lipid)峰 ;1例Cho、NAA、Cr峰均消失 ,仅表现一较平坦的曲线 ,无Lac峰。结论 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观察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方案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术前评估难以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患者均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晚期胃癌而无法行根治手术.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亚叶酸200 mg/m~2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病灶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13例患者获得肿瘤减期,疗程结束后4~6周11例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临床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3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5.0%(12/16).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感觉异常,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芯片技术观察特异性抑制髓母细胞瘤细胞1型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1R)信号通路的差异性基因表达,探讨IGF-1R在髓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髓母细胞瘤Doay细胞株,使用不同终质量浓度NVP-ADW742作用48 h和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分别使用IGF-1R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NVP-ADW742终质量浓度为0、0.5、1.0、2.0、5.0、10.0、20.0、50.0μmol/L作用48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及终质量浓度为0.1、1.0、2.0、5.0、10.0μmol/L作用24 h后检测凋亡率,应用PCR芯片技术检测IGF-1R信号通路的差异性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在对应浓度的NVP-ADW742作用下Doay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5.95%、93.95%、91.97%、86.60%、70.57%、15.01%、1.63%(P<0.05),凋亡率分别为6.92%、8.83%、11.22%、17.27%、29.98%(P<0.05),两者呈剂量依赖性,其浓度越高,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越强;在PCR芯片检测有14个差异表达基因;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在2μmol/L的NVP-ADW742作用下,随时间延长PI3K、Akt、p38、GSK-3β和bcl-2蛋白表达逐渐下调.结论 髓母细胞瘤中IGF-1R信号通路异常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利用功能性PCR芯片可以有效地检测肿瘤细胞中相关基因在肿瘤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腹腔镜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Kitano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由于其相对于传统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且能够治疗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胃癌患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逐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earlier gestational skin and later gestational skin of rats with the aids of 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on (SPA) and high-density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carless healing. Methods: Total RNAs were isolated from fetal rat skin of the scarless (E15) and scar-forming (E18) periods of gestation (term =21.5 days). The RNAs from earlier gestational skin (EGS) and later gestational skin (LGS) were both reversely transcribed to cDNAs, then label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fluorescent dCTP for preparing the hybridization probes by SPA method. The mixed probes were then hybridized to the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s which contained 5 705 probes representing 5 705 rat genes. After highly stringent washing, these DNA arrays were scanned for fluorescent signals to displa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the 2 groups of skin. Results: Among 5 705 rat genes, there were 53 genes (0.93%) with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evels between EGS and LGS groups, 27 genes, including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 FGF2 ) and follistatin were up-regulated (0.47%) and 26 genes were down-regulated (0.46%) in fetal skin during scarless period versus scar-forming period. Higher expressions of FGF2 and follistatin in EGS than those in LGS were also revealed by RT-PCR method. Conclusions: High-density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 provided a power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earlier and later gestational fetal skins. This technology validates that the mechanism of fetal scarless healing is very complicate and the change of many gene expres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fetal scarless heal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