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脑心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本组154例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者115例,占74.7%。154例全部作了脑CT检查,CT异常改变定位集中在基底节区84例,占54.5%。现将心电图检查及CT检查有关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3.
在PCR 技术基础上,建立TRAP 银染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检测了肝癌细胞株(7402) 、Hela 细胞株、60 例癌组织( 肺癌26 例、贲门癌12 例、胃癌16 例和甲状腺癌6 例) 、57 例癌旁组织和1 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肝癌细胞株(7402) 和Hela 细胞株端粒酶均为阳性;60 例癌组织中50 例端粒酶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 .3 % ;57 例癌旁组织中2 例阳性,阳性率为3 .5 % ,其余为阴性  相似文献   
24.
响应面法优化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为指标,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浓度、提取时间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影响。结果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22、提取时间90min。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选的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该药材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菊科植物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祛风散寒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白术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白术内酯是白术的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之一。本文以“白术内酯”、“倍半萜内酯”、“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化学成分”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归纳和分析相关文献结果,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和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归纳总结了白术内酯类成分的种类、化学结构式、成分转化机理以及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的方法,发现不同炮制方法、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采摘时节和生长年限均可影响白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或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开展白术的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和全面,其中有监督的PLS-DA与OPLS-DA分析比无监督的PCA分析更为完善,期望为白术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6.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利用PCR技术获取P30抗原基因整个开放阅读框架的碱基序列。PCR产物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与经同样两种内切酶切割的质粒载体pBluescriptSK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BluescriptSK-P30,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遗传标记筛选、PCR扩增及酶切分析对重组子进行了初步的鉴定,构建了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克隆,为进一步选择真核系统或原核系统体外表达该抗原,用于临床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弓形虫病的预防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1])。三叶青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以地下块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病毒性脑膜炎、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2])。现代药理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3])、有机酸类~([4])、酚类~([5])及挥发油类~([6])等,具有增强免疫~([7])、保肝护肝~([8])、抗肿瘤~([9])、抗炎~([10])、抗病毒~([11])等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考察用β-环糊精包合椒目CO2超临界萃取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率和油利用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椒目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包合椒目油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椒目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1∶8,包合温度50℃,搅拌时间3 h。结论椒目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椒目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藤茎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开发利用及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五味子藤茎在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五味子藤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从明日叶中分离得到两个吡喃香豆素(1,2),表征其互变异构现象,确定其绝对构型,检测其抗神经炎活性。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NMR)分析描述1和2之间的互变异构现象;通过乙酰化、NMR和电子圆二色谱(ECD)实验的综合分析,确定1和2的平面结构与绝对构型,并结合能量计算推断互变异构转化机制;噻唑蓝(MTT)法检测化合物对BV2细胞活力影响,ELISA法检测化合物对LPS诱导的BV2细胞的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结果 化合物1和2分别鉴定为laserpitin及isolaserpitin,绝对构型均为3′R和4′R,其互变异构现象涉及分子内羟基和当归酰基的酯交换反应。1和2混合物及其衍生物均能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结论 综合应用乙酰化、NMR和ECD等方法为同类化合物结构解析提供参考,吡喃香豆素可能是明日叶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