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都泓莲  邓存良  李烨  王波  盛云建 《西部医学》2020,32(1):86-89+94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初诊为肝细胞癌(HCC)的患者154例(HCC组)、肝硬化患者126例(肝硬化组)和胃、结肠癌患者153例(胃、结肠癌组),行回顾性分析。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PIVKA Ⅱ和AFP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PIVKA Ⅱ和AFP的检测效能,比较两组单独及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PIVKA-Ⅱ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胃、结肠癌组(P<0.001);肝硬化组与胃、结肠癌组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IVKA-Ⅱ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中按肿瘤大小分组发现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血清PIVKA-Ⅱ的水平逐渐增高(P<0.001)。按有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有无远处转移比较,发现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及有远处转移患者PIVKA-Ⅱ、AFP水平均更高(P<0.01)。按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发现不同分期间PIVKA-Ⅱ和A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在HCC组A、B、C期血清PIVKA-Ⅱ和AFP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在D期肝癌组中,两项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具有相关性(P<0.01)。在肝硬化组中,PIVKA-Ⅱ单项检测与PIVKA-Ⅱ、AFP联合检测的ROC AUC明显高于单一应用AFP检测(P<0.001)。以约登指数确定PIVKA-Ⅱ和AFP的阈值,PIVKA-Ⅱ单项检测的敏感度高于AFP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P<0.05),但PIVKA-Ⅱ与联合检测之间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IVKA-Ⅱ的检测效能明显优于AFP,可用于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体后不仅引起肝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还可引起肝外多种脏器损伤,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最受人们关注.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病变中有重要意义[1].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升高,HBV-DNA阳性血清可导致肾小管HK-2上皮细胞凋亡及表型转化[2-3].因此用含3.2 kb HBV全基因组的AM12质粒转染HK-2,进一步探讨HBV在HBV-GN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kB(NF-k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 mRNA几乎无表达,NF-k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k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 TLR4 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kB蛋白、TLR4蛋白、KCs TLR4 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 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 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2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CHB患者和20例健康人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HGF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BV-DNA水平。结果CHB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B重度组血清HGF显著高于中度及轻度组(P<0.01),HGF与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579,r=0.612,P<0.01);HBV-DNA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H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HGF参与了CHB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传染病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由于传染病疾病谱变迁导致传染病学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措施:修订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尿α1—MG和mALB,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尿mALB和/或尿α1—MG超过正常上限者为54.5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高于健康人(P〈0.01);尿α1—MG、mALB与血清TGF-α1成正相关(r分别:0.718,0.683)。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其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经人工肝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联合总胆红素反弹率(total bilirubin rebound rate,TBRR)建立HBV-ACLF患者90 d预后评估模型.回顾性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14名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根据入院90d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HBV-ACLF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比较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e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BRR、总胆红素留存率(total bilirubin actual resident rate,TBARR)、△MELD、MELD及肝功能分级(Child-Turcotte-Pugh,CTP)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低于存活组(P<0.05);组间总胆红素清除率(total bilirubin clearance rate,TBC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5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BRR、MELD及CTP是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MELD、MELD-TBRR及MELD-TBRR-CTP 3个预后预测模型,其AUC分别为0.786、0.875和0.89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33%和88.46%、86.11%和70.51%、86.11%和79.49%.MELD-TBRR与MELD-TBRR-CTP两者间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结论:TBRR、MELD及CTP是经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联合TBRR对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的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所致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8月103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检测肝功能及血常规,分别计算GP、AAR及FIB-4,采用 Spearman相关系数作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无创模型对AILD所致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并采用Delong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AILD 肝硬化组同非肝硬化组之间年龄、ALT、AST、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GP、FIB-4、A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GP、FIB-4、AAR等无创模型同肝硬化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682、0.364和0.465。GP、FIB-4、AAR模型单独应用对诊断AILD所致肝硬化具有一定价值,AUC分别为0.904、0.716和0.775,其中GP模型与FIB-4、AAR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GP、FIB-4为独立预测指标(P<0.05),构建GP+FIB-4联合预测模型,AUC值为0.905,诊断效能并不优于GP模型(P>0.05)。结论 GP、FIB-4、AAR模型单独应用对诊断AILD所致肝硬化均具有一定价值,以GP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90 d)的预测价值.方法 HBV-ACLF患者198例,根据随访90 d时的转归分为死亡组50例和生存组14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血常...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