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5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354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1367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63篇
综合类   2762篇
预防医学   1234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195篇
  15篇
中国医学   1463篇
肿瘤学   21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0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改变脊柱转移瘤治疗长期以来采用的姑息、保守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脊柱肿瘤后,给予坚强的内固定,辅以术后放化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使病人无痛生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脊柱转移瘤切除术中出血异常多,使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较难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91年始用下述方法治疗脊柱转移瘤。方法:应用术前选择性脊柱血管栓塞,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器材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6例病人均为胸腰段转移瘤,均在术前48h行相应脊柱血管,胸段选择相应肋间动脉,腰段选择相应腰动脉进行栓塞,然后行胸段、胸腰段、腰段前路或后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结果:16例病人术中出血平均900ml,出血量最少者仅600ml,出血量较未行血管栓塞病例明显减少,术野更为清晰、使术者更易操作;术后病人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病人中8例脊髓及脊神经受压症状完全解除。结论:术前脊柱血管栓塞,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对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将胰岛素抵抗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与延伸,促进了包括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及妇科疾病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心、肾、内分泌、妇科等多学科疾病的诊治融为一体,并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73.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被现代医学公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尽管有腹胀、腹痛以及大便习惯的改变,但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无法用器质性疾病来解释[1]。占门诊量的10%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往往在劳累、情绪紧张后发病。中医虽无该病的病名,但散见于“腹痛”“便秘”“泄泻”等病中,并认为此乃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随之便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系列症候群,而其发病则一般在某一特定的场所。本病的主要特征:腹胀、腹痛、腹鸣、矢气较难排出、大便不畅。继之可能出…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动态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1.5TGE Signa Twin speed MR机上,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首次行TACE治疗的25例肝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内各进行1次DWI,对每次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每例肝癌每个时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各个时点的ADC值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肿瘤的血管造影染色及碘油沉积的改变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分别为(1.376±0.012)×10-3mm2/s、(1.598±0.012)×10-3mm2/s、(1.723±0.012)×10-3mm2/s、(1.684±0.012)×10-3mm2/s。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较术后36~48h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38d的ADC值较术后7~10d组明显降低(P<0.05)。将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的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对比见术后30~38d ADC值下降的肝癌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利用MR DWI技术对肝癌组织的ADC值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癌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获得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方法采用Trizol试剂法,从人胎肝中提取,6-RNA,RT-PCR扩增得到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用EcoRⅠ和Hind Ⅲ双酶酶切后,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表迭栽体pkk223—3,筛选得到了重组质粒pkk-hIGF1。结果加IPTG诱导该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9表达,hIGF1的表达水平约30mg/L。结论用肝素亲和层析的方法,获得了电泳纯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样品。纯化样品的理化及生物活性分析与天然对照品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6.
盘式蚊香,是将杀虫有效成分混合在木粉等可燃性材料中或喷涂在香坯上两种生产工艺制成蚊香,然后让它在一定的时间里缓慢燃烧,将杀虫的有效成分挥发出来,当空间里有效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就能对蚊虫产生拒避、驱赶、麻痹、击倒及致死等作用。而蚊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蚊虫  相似文献   
77.
以125Ⅰ-LDL为配体对食管癌、胃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了LDL受体水平的测定,同时分析了各组织中蛋白质、DNA的含量,以探讨食管癌和胃癌发生与LDL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LDL受体亲和性差异无显著性,但癌变组织的蛋白质、DNA和LDL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胆固醇满足其有丝分裂,细胞通过受体升高机制使LDLR增多,以增加对LDL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78.
营养琼脂中加入TTC指示剂倒平板,对医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总数测定采取涂抹法培养,具有操作简单,受影响少,计数菌落清晰,检出率高等特点。1 方法:将营养琼脂溶化待冷切约45℃时,每100ml营养琼脂中加入0.15%TTC指示剂1ml(最终浓度为0.0015%)充分混匀后,倾注灭菌平皿,凝固后备用。 试验时用1ml无菌吸管吸取标本液0.2ml,注入制备好的TTC琼脂平板中心部,然后用无菌棒涂抹均匀,37℃18h后计数菌落并与琼脂平板倾注法作对照。2 结果2.1 TTC最佳浓度的选择:将不同浓度的TTC溶液配制系列不同含量的琼脂平板,对某一份标本作细菌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h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会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6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人,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年脑梗塞组IMT明显厚于对照组(P〈0.01)且多发性脑梗塞组高于腔隙性及单发性脑梗塞组(P〈0.01)。结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脑梗塞程度密切相关,IMT可作为预测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