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79例CHB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NA滴度,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CHB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结果](1)79例CHB患者ANA阳性共30例,总检出率38.0%,60例健康对照ANA阳性共2例,总检出率3.3%,经X2检验两组间ANA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 (2)CHB患者ANA阳性组与ANA阴性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BV-DNA定量比较,AN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2).[结论]HBV感染后可诱导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NA.HBV复制活跃期伴随有血清ANA滴度增高,提示HBV复制可能促进自身免疫反应.ANA检测在CHB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背景:目前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过程、损害的研究很多,但缺乏理想的青光眼模型。 目的:利用不同材料制作3种兔高眼压动物模型,并验证各种兔高眼压动物模型在青光眼研究以及临床中实用价值。 方法:选普通级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数字表法把30只兔子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将每只兔子的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作为对照眼。3组实验眼前房内分别注射自体血、甲基纤维素、长效气体C3F8材料;对照眼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建立青光眼动物模型。记录注射前、注射后当时、24,36,48,72,96,120,168 h眼压变化。 结果与结论:三种材料均可诱发实验兔成为高眼压模型,3组兔子眼压均有明显升高(P < 0.05),其升高的幅度及维持的时间不同。3种材料诱发高眼压3持续时间分别为1,3,7 d,重复上述注射眼压可再次升高,维持高眼压时间更久。3组动物眼压波动在1.86~6.65 kPa之间。眼前节出现轻度炎症反应。证实利用自血、甲基纤维素、C3F83种材料建立的3种兔眼模型均是理想的高眼压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等特点。依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急、慢性青光眼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3.
陈旭霞  张永辉  白浪 《华西医学》2007,22(1):153-153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在彩色B超引导下用活检枪经皮肝穿活检术的护理.方法: 对126例慢性肝病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严格筛选病例,术后采用舒适的卧位和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患者126例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并发出血、胆漏及感染,有42例并发疼痛,其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36例自行缓解,6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26例肝组织取材均满意.结论: 严格筛选病例,重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舒适自主卧位是安全实施肝穿活检术的保障.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预后,并观察其对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CEA)、多巴胺脱羧酶(DDC)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老年病人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每组各60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生存情况及复发转移情况,术前及术后测定血清HIF-1α、MACC1及腹腔冲洗液CEA、DDC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清扫数、近切端与肿瘤距离、远切端与肿瘤距离、术后并发症率依次为(163. 05±15. 41)分钟、(26. 89±4. 55)枚、(7. 04±1. 13) cm、(6. 13±1. 04) cm、3. 33%,开腹组为(158. 23±13. 44)分钟、(28. 41±5. 23)枚、(7. 22±1. 28) cm、(6. 02±1. 13) cm和11. 67%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 23±1. 26) cm、(155. 01±30. 21) ml、(4. 12±0. 65)天、(4. 15±0. 71)天、(2. 91±0. 44)天、(12. 69±2. 45)天,开腹组分别为(16. 32±2. 53) cm、(351. 91±42. 16) ml、(5. 13±1. 02)天、(5. 22±1. 14)天、(4. 82±1. 13)天、(18. 12±4. 4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DDC含量和血清HIF-1α、MACC1依次为(1423. 49±331. 56) ng/ml、(115. 03±30. 21) ng/ml、(45. 02±10. 03) pg/ml、(76. 69±12. 45) pg/ml,开腹组分别为(2812. 43±702. 48) ng/ml、(168. 40±47. 19) ng/ml、(61. 45±15. 44) pg/ml、(104. 46±15. 9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为96. 49%、83. 64%、60. 87%,与开腹组的94. 55%、80. 77%、59. 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4. 04%和25. 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效果相当,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并可降低肿瘤微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95.
作为临床伤口处理中的常规程序,清除失活组织对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现阶段清创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常规锐器清创、自溶清创、酶解清创、生物清创等,每一种清创手段都各有利弊。而水动力清创系统(以下简称水刀系统)凭借其高效快速、操作简单、减少手术次数等优点,在不同疾病的伤口处理中均效果显著。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水刀系统应用于伤口处理及其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概述、各种主要观点的比较,对水力系统的优缺点作一综述,进而为其后续在临床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凝血功能异常是肝衰竭的特征之一,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趋于不稳定且脆弱的“再平衡”状态,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被打破。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时常需要使用抗凝剂,这可能打破“再平衡”,导致出血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肝衰竭的凝血状态评估方法、可用抗凝剂的特点及其在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选用经验,探讨人工肝治疗的抗凝管理与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艾滋病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85例艾滋病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5例艾滋病脓毒症患者中,ICU病死率为56.76%(105例),主要感染部位是...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特耐)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双盲分为特耐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术前10 min实验组静注特耐40 mg,对照组静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病例均于切皮前在脐部切口处以0.375%布比卡因8ml全层浸润。观察时间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道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 359例临床资料.结果:1 32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8例,胆囊动脉出血23例,腹腔粘连3例,术中发现胆囊恶变1例,胆瘘4例,胆道损伤7例.结论:清晰认识胆道的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指征及具备腔镜外科丰富经验的外科大夫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对不涉及膝关节面损伤的股骨远端骨折包括粉碎性骨折,现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如DCP,LC—DCP,DCS等,较少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而对不论是否涉及踩关节面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甚至是石膏托外固定,但上述方法各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如软组织损伤重,感染风险高,关节功能恢复差等。应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胫骨远端骨折在国内已有报道,我科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对37例42处股骨胫骨远端骨折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