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在中耳手术中,分别应用普鲁泊福-异氟烷-芬太尼(PI组)和异氟烷-芬太尼(I组)维持全麻,比较患者全麻后的恢复.方法:34位患者在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两组,I组(N=17)始终维持异氟烷呼出浓度在1%;PI组(N=17)在插管后即启动3 mg·kg-1·h-1的普鲁泊福输注,同时维持异氟烷呼出浓度在0.5%.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呼唤睁眼时间(T1),拔管时间(T2),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T3),完全清醒不再嗜睡时间(T4),下地活动时间(T5)和进食时间(T6).术后24 h询问患者在麻醉过程中是否有知晓及麻醉后有无眩晕和恶心呕吐.结果:T1和T2时间在I组[分别为(9.2±3.2) min和(10.7±3.5) min]略低于PI组[分别为(11.0±4.7) min和(11.7±4.2) min],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T3-T2(PACU停留时间)、T4、 T5和T6在PI组显著少于I组(P<0.05).结论:应用普鲁泊福-异氟烷-芬太尼维持全麻不延长患者苏醒与拔管时间,而其他恢复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52.
白浪  刘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5):125-126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通常手法复位、骨牵引及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对肿胀严重、开放性、移位严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法复位失败、失去保守治疗机会者宜选择手术治疗。我科自1996年至今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肘外侧或内侧肘外侧和内侧联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IL-1受体拮抗剂(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诱导新生血管后的大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受体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0 g·L-1 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滴眼液治疗组、50 mg·L-1的IL-1ra滴眼液治疗组,每组15只.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角膜移植物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大鼠角膜IL-1β mRNA在上皮细胞基底层微量表达,IL-1β蛋白无表达;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移植组角膜植片上皮层、基质层均可检测到IL-1β 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术后同一时间点不同移植组相比: IL-1β mRNA及蛋白的表达依次减低顺序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 g·L-1 CsA组、50 mg·L-1 IL-1ra 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急性排斥期,与10 g·L-1 CsA滴眼液组相比,IL-1ra组降低更明显,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ra可通过影响IL-1β的表达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生成,减轻免疫性炎性反应,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大类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分布广但数量较少,抗原提呈能力却最强,是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作为专职的APC、DC具有以下特点:①能高水平表达MHC-11类分子;②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的表面标志,能加工、提呈抗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活化。是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于DC提呈抗原的高效性,因此在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治疗、感染以及免疫赦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5.
白浪  黄发明  汤明芳 《眼科》1998,7(2):85-85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9岁,因右眼红、痛、失明半年于1997年2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眼突然失明,伴局部红、痛及头痛,无恶心、呕吐。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抗弓形体抗体阳性,诊断为“弓形体病性葡萄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予口服“乙胺嘧啶”等...  相似文献   
56.
57.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了局部浸润镇痛法的优良镇痛效果,但从文献分析其最佳效果往往限于全膝关节置换后第1天或更短时间内。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较低浓度局麻药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应用局部浸润镇痛法,观察静息状态下和运动时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局部浸润镇痛组,均给予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塞来昔布和置换后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2组患者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置换过程中对照组给予150 mL生理盐水于关节周围注射,局部浸润镇痛组给予同等容量的混合药液,其中包括罗哌卡因300 mg、吗啡5 mg和肾上腺素10 μg。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置换后6,12,24,36,48 h的静止痛及运动痛,观察置换后恶心、呕吐、下肢麻木感和肌无力感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患者置换后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除置换后48 h的静止痛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局部浸润镇痛组患者运动痛、静止痛目测类比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局部浸润镇痛组在6,12 h的静止痛与运动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均未见恶心、呕吐症状,2组各2例患者主诉下肢曾有轻微的麻木感,但并未因肌无力影响功能锻炼。2组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提示联合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和置换后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技术可以在全膝关节置换后提供优良且持续的镇痛效果,且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 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药物1,25(OH)2D在高危角膜移植模型中对移植物存活率3及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揭示1,25(OH)2D作为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3植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危角移模型,分组给予不同含量的1,25(OH)2D,环孢霉素3A(CsA)免疫抑制剂等,观察疗效并于预定时间取材行原位杂交等实验,分析用药后IL-1α,TNF-α,VEGF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1,25(OH)2D作用下,高危角膜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3合用CsA后效果更明显。原位杂交实验证实1,25(OH)2D能显著抑制3植片IL-1α,TNF-αmRNA表达;对VEGF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1,25(OH)2D能有效地抑制高危角移后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延3长移植物存活时间,机制可能包括它对前炎症因子(IL-1α,TNF-α)生成的抑制,而与血管生长因子VEGF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系统回顾正常人群和青光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的研究资料,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与机制。
  方法:在MEDLINE数据库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搜索有关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关系的研究资料。另外在南方医科大学外文科部搜索2004/2006“眼科年刊”期刊。搜索
  关键词包括:角膜中央厚度、眼压、青光眼、高眼压症、剥脱青光眼、压平眼压计、厚度测量法、原发性开角青光眼、Goldmann压平眼压计。应用以下排除标准:1)非英语文献研究;2)在2005年以前的研究;3)案例性研究和案例点评性研究;4)与治疗方案或外科手术技术有关的研究;5)将青光眼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来比,作为辅助变量;6)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7)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结果:搜索产生了13项研究,包括12个观察性研究和1个病例对照研究。与对照组相比,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明显升高( SMD:0.50,95% CI:0.30~0.70, Z=4.88, P<0.001);青光眼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水平有明显降低(SMD:-0.14,95% CI:-0.23~-0.05, Z=3.14, P=0.002)。 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跟两个组之间观察到的 C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
  结论:与正常眼组相比,青光眼组患者表现为角膜中央厚度变薄和眼压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