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小儿纵隔肿瘤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仪探查23例患儿病变区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情况,并将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发现相比。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95%。发生在后纵隔的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发生在前纵隔和中纵隔最多见的肿瘤是畸胎瘤及淋巴瘤。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较均质。恶性肿瘤边界模糊,仙部以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为主,常伴有胸腔积液或心包腔积液。结论:超声有利于直接观察纵隔肿  相似文献   
62.
呋喃唑酮诱导大鼠扩张性心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呋喃唑酮诱导大鼠扩张性心肌病(DCM)模型的建立.方法:用呋喃唑酮长期喂饲Wistar大鼠建立扩张性心肌病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SV)、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增加,心脏呈球形扩大,LVSD明显增大,FS(%)和LVEF(%)均明显下降.HE和VG染色分别显示DCM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结论:呋喃唑酮长期喂养可成功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方法简单,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检测评估模型的建立和效果.  相似文献   
63.
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李仕章,钱永和,金学模,张治珍,白永虹我院用2DE,诊断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CA)病变2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1例。有典型川崎病儿共135例,发现CA异常25例占18.5%,男17...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急性期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KD发生CAL。方法 对2004-01/06我院收治的102例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KD患儿中,作心脏超声检查发现CAL 32例(32.3%),其中冠状动脉瘤5例,冠状动脉扩张21例,管壁增厚6例。CAL与患儿的年龄、是否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MG)和使用MG的时间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增快可作为CAL的提示性指标。结论 一旦确诊KD,合理使用MG,可减少和预防CAL,有利于KD的康复。  相似文献   
65.
小儿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对该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超声图像表现重复肾伴积水26例,占71%,其中输尿管开口异位17例,输尿管囊肿9例。重复肾不伴积水6例,表现为两组集合系统。结论 超声检查对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诊断有可靠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经导管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继发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合介入治疗ASD患儿30例,同期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ASD患儿40例,两组各有1例患儿为多孔型,介入治疗组有1例、外科手术组有15例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时间分别为(5.27±1.06)d和(15.88±5.01)d,术后ICU时间分别为0d和(1.49±1.36)d,术后出现并发症分别为0和13例(33%),其中外科手术组术后1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而安装临时起搏器,1例因血栓形成和肺不张死亡.术后残余分流分别为0和3例(7.5%),介入治疗组无一例惠儿输血,外科手术组患儿均需输血,平均输血量为(363.3±249.3)mL.结论 经导管封堵ASD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不留瘢痕,易为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对适合经导管封堵的ASD,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心脏直视手术可作为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相关性咯血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程序性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血管相关性咯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 16例患儿中男4例、女12例,1岁3例、5~13岁13例。经血管造影明确为主肺侧支循环13例(81.25%)、肺动静脉瘘1例(6.25%)、支气管动脉肺血管瘘1例(6.25%),另1例未明确诊断血管类型。11例患儿行介入封堵治疗,1例行胸腔镜下异常血管结扎术,1例行部分肺叶切除术,3例放弃治疗。11例介入封堵治疗患儿,封堵术后即时造影,2例可见少许分流;3例封堵术1年内咯血复发,均为主动脉侧支循环。2例手术治疗患儿无复发。结论肺血管异常为儿童咯血的主要病因之一,以主肺侧支循环为主要类型,介入封堵仍为儿童血管相关性咯血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8.
我院1985年11月~1987年4月对34例婴儿顽固性呕吐行B型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患婴年龄为15天~3月,男性占74%。有喷射性呕吐史1周至3月,呕吐物除2例为咖啡色,1  相似文献   
69.
70.
1 病例摘要患儿,男,6岁2个月。发现心脏杂音4年余入院。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证实有动脉导管未闭(PDA),自幼不伴吃奶中断,有多汗及哭吵后发绀,身材矮小,语言发育落后,2岁左右才能说单个字,现平时能说词汇,不能说单句;3岁以后才能独立行走,现在行走易摔跤。曾多次患肺炎住院治疗,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