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检测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分析针刺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新的细胞学理论依据。方法 新生7天SD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缺氧2小时制作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实验动物共分三组:针刺组、对照组和正常组。针刺组每天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治疗一次。对照组及正常组不作针刺处理。各组动物每天两次腹腔注射Brdu用于标记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于模型建立后3d、7d、14d和28d取脑组织行抗Brdu的免疫组化染色,并于模型建立后40d行免疫荧光双标,分别观察各组动物海马及皮层Brdu阳性细胞数目、形态、分布以及分化情况; 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抗Brdu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治疗第3天及第7天时针刺组动物皮层及海马的Brdu阳性细胞数目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针刺组动物皮层及海马的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第40天免疫荧光双标显示大部分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元标记物NSE共存,少部分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存。结论 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能促进HIE模型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潜能;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治疗后新生的神经干细胞大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提示针刺后新生的神经细胞有可能有效地补充在缺血缺氧中丧失的神经元,并能促进HIE动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大范围对布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做到人间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防止布病慢性化。方法对网报有人间布病病例的自然村和畜间有阳性畜的自然村,开展全人口布病血清学普遍筛查。结果布病患病率(2915/150289)1939.60/10万;布病发病率(1012/150289)673.37/10万。结论通过大范围主动筛查,使布病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免费治疗,防止了布病慢性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启动子全长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用于药物筛选。【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小鼠HMGB1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用GV238载体构建报告质粒GV238-HMGB1-P-Luc,以pGL3-basic作为阴性对照质粒,与内参质粒pRL共转染Hela细胞,以内毒素(LPS,0.2μg/mL)作为激活剂,以正丁酸钠(SB,10 mmol/L)作为抑制剂,分组处理24 h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克隆的HMGB1基因启动子全长2 140 bp,DNA序列正确无突变。与pGL3-basic组比较,GV238-HMGB1-P-Luc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与GV238-HMGB1-P-Luc组比较,LPS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LPS组比较,SB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HMGB1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构建成功,LPS可以增强其表达,SB则可以抑制LPS刺激下的HMGB1启动子表达增强,可为下一步筛选具有调控HMGB1启动子活性的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p53基因启动子靶控报告基因细胞模型,为高通量筛选出以p53为靶标的中药提供新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报告基因测定法,确定最佳转染方案及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细胞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观察p53抑制剂PFT-a、血清饥饿、过氧化氢、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对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PC12细胞模型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PFI-α诱导3h,对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抑制率达50%左右;血清饥饿诱导12、24、36 h,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是对照组的1.6倍;过氧化氢300μmol/L诱导9h,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是对照组的1.3倍;雷帕霉素在浓度为0.1、1 nmol/L可上调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呈浓度依赖性,而5 nmol/L及更高浓度可下调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结论]成功建立采用p53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检测p53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特异性细胞模型,血清饥饿、过氧化氢、雷帕霉素可诱导p53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乌兰察布盟碘缺乏病区补碘后10年的动态变化。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下降为8.42%,尿碘均值为104.2±3.01μg/L血清T4、TSH位也达到了正常水平。证实补碘措施是可行的,但碘盐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白晔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00-1701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民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保医疗救助等问题是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中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以上方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17.
浅刺法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浅刺方法促进发育不良的脑皮质及白质发育,调解脑积水患儿的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的平衡,达到治愈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川参通前列腺局部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腺注射抗菌素及川参通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抗菌素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治疗组痊愈9例(22.5%),显效15例(37.5%),有效11例(27.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痊愈3例(7.5%),显效12例(30.0%),有效8例(20.0%),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注射川参通联合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刺督脉经穴和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督脉经穴和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48只6周龄SD大鼠以改良Allen wD法制作成脊髓损伤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义分为14d、30d、60d和90d4个时间点.A组每天针刺督脉经穴和夹脊穴1次,B组不针刺.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取材前连续3 d腹腔注射BrdU标记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各组分别在术后1 d、14 d、30 d、60 d和90d用Tarlov评分和IP评分评价双后肢功能,术后14 d、30 d、60 d和90 d评分后取材进行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切片BrdU阳性细胞数目及分布情况.结果 双后肢功能评分显示术后14 d、30 d、60 d和90 d A组双下肢功能改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功能改善与治疗时间延长平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14 d、30 d、60 d和90 d A组BrdU阳性细胞数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督脉经穴和夹脊穴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双下肢功能恢复和原位诱导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前列腺局部注射川参通联合针灸治疗难治性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口服药物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前列腺注射川参通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抗菌素前列腺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6个月,治疗组痊愈4例(11.43%),显效13例(37.14%),有效12例(34.29%),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注射川参通联合针灸对难治性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