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对血管新生的促进在缺血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具有实际意义,血管新生的调节依赖于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作用。Vasohibin是新近发现的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负反馈调节因子,对抑制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血管长出新血管的过程,生理和病理状态均可有新生血管形成。前者如正常胚胎发育、生殖、伤口愈合;而后者则可见于肿瘤、增殖性视网膜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管新生的调节出现异常,则会导致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改变是否与对氧磷酶(PON)基因变异有关。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对 12 8例 HTG患者及 12 9例正常对照 PON基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进行鉴定。血脂用酶法测定 ,血清 apo A 、A 、B10 0、C 、C 及 E用本校载脂蛋白研究室研制的 RID试剂盒测定。结果  HT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PON基因均以 QR基因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5 81和 0 .5 15。正常对照组和 HTG组 PON基因 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 2和 0 .5 6 ,两者无显著差异 (P>0 .0 5 )。正常对照组 PON基因具有 QQ基因型者其血清 apo A 水平较 RR基因型者显著为高 ,而 apo B水平则显著降低 (P<0 .0 5 ) ;HTG组具有 QQ基因型者其血清 apo A 及 A 水平则较 RR基因型者显著为低 (P<0 .0 5 ) ,而apo E水平则显著为高 (P<0 .0 5 )。结论  HTG患者血清 HDL- C及 apo A 的降低及 apo E的升高可能与 PON基因 Q型等位基因有关联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改变是否与 apo C 基因 Sst 酶切位点多态性有关。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176例 HTG患者及 199例正常对照 apo C 基因 Sst 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进行研究。血脂用酶法 ,血清 apo A 、A 、B10 0、C 、C 及 E用 RID试剂盒测定。结果  HT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apo C 基因均以 S1等位基因为主 ,S2等位基因少见 ,其频率显著高于白种人 (0 .2 89vs0 .0 6~ 0 .16 ,P<0 .0 5 )。正常对照组和 HTG组 S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2 89和 0 .2 87,两者无显著差异 (P>0 .0 5 )。apo C 基因 S2 S2基因型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 S1S1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未发现apo C 基因 Sst 酶切位点的 RFL P与中国人 HTG有关联。  相似文献   
84.
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血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Cu2+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超速离心分离的正常人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将天然及氧化修饰脂蛋白N-VLDL、Ox-VLDL;N-LDL、Ox-LDL、N-HDL及Ox-HDL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以相应天然脂蛋白为对照,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VLDL、LDL及HDL经Cu2+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后其REM、234nm吸光度值、TBARS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Ox-VLDL、Ox-LDL及Ox-HDL使PT及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x-VLDL及Ox-LDL使t-PA活性高于对照组,PAI-1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及P<0.01),而Ox-HDL对t-PA活性及PAI-1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N-VLDL、N-LDL及N-HDL对凝血及纤溶活性无影响。Ox-VLDL、Ox-LDL及Ox-HDL促进血凝及血栓形成;Ox-VLDL及Ox-LDL使纤溶活性增加,而Ox-HDL对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的基因I/D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的遗传风险的关系,评价该基因变异对PCOS患者临床特征、激素、代谢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