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原地区由于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环境,老年人全麻术后易发生低氧血症,尤其在术后返回病房途中更易发生低氧血症.为此我院采用静脉输注高氧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介绍临床应用DHS角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好方法之一.方法 自2001年起应用DHS,在C型臂X线电视监视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55例.结果 55例无一例死亡,无髋内翻及内固定装置并发症的发生.随访8个月~2年,全部骨性愈合,50例恢复正常行走,另5例需借助拐杖或他人搀扶.除11例年龄偏大不愿取钢板外,44例均于10~12个月内取出钢板.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在良好复位下坚强内固定,并强调小粗隆及其周围后内侧皮质的满意复位及牢固固定是防止骨折移位及髋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0年2月~2003年1月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9例,其中股骨18例,胫骨31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以小切口开放复位,顺行扩髓并静力锁钉。结果:随访时间8~12以上,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9.5周,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无深部感染、断钉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扩髓、静力锁定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具有骨折固定强度大、愈合快,邻近关节活动早,无断钉、骨折再移位、感染明显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提高股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对17例股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随访17例,随访时间1~2年,17例均骨性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严重粉碎性股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足月小样儿与足月正常儿妊娠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的差别,以及唐氏筛查指标对足月小样儿的发生预测依据。方法 基于河南省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出生医学证明模块中出生日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数据,选取接受唐氏筛查的孕15~20周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共计1 656 474例,其中足月小样儿13 783例。按照孕妇年龄相同、分娩孕周相同、新生儿性别相同的原则从足月正常儿中按照1∶1抽取13 324对新生儿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二聚体(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 dimer,β-hCG)、游离雌三醇(uncojugated estriol,uE3)中位倍数值(median multiple values,MOM)及唐氏筛查风险值。结果 足月正常儿的MOM值与足月小样儿MOM值的差:AFP为(-0.11±0.80),β-hCG为(-0.13±1.44),uE3为(0.14±0.86)。唐氏筛查中AFP、β-hCG、uE3单项指标MOM值异常...  相似文献   
77.
目的确定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下意识消失界点相对应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及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参数。方法将ASA Ⅰ~Ⅱ级LC手术病人根据海拔不同分为A组(海拔约2200m)、B组(海拔约3000m)、C组(海拔约4000m),监测听觉诱发电位AAI值。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输注丙泊酚,以预期效应室浓度1.2μg·mL-1为起点,每次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到一致后增加0.3μg·mL-1,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和相对应剂量的EC05、EC50、EC95以及AAI值。结果不同海拔地区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1.81、3.01、4.16μg·mL-1;B组,1.98、3.01、4.11μg·mL-1;C组,1.87、3.04、4.21μg·mL-1。血浆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2.26、3.43、4.58μg·mL-1;B组,2.41、3.46、4.54μg·mL-1;C组,2.29、3.55、4.81μg·mL-1,相应剂量EC05、EC50、EC95值:A组,0.70、1.64、2.56 mg/kg;B组,0.83、1.65、2.49 mg/kg;C组,0.73、1.63、2.53 mg/kg。三组间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剂量的EC05、EC50、EC95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AAI值均小于30。结论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值等临床参数无明显差异,但低于白种人和国人其他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8.
反射性无尿临床少见.2005-2008年我院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66、35和17岁.均无慢性肾病及心肺疾病史,未服用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物.3例均以突发性腰腹部疼痛伴急性无尿就诊.平均病程35(26~50)h.24 h尿量<100 ml.SCr平均367(280~440)μmol/L,BUN平均18(13~22)mmol/L.B超、CT检查均提示双侧肾脏轻度积水,伴肾周少量渗出改变1例,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伴结石2例(结石直径分别为6和7 mm).入院后予抗炎、利尿处理,并在膀胱镜下向双侧输尿管内各置入5 F输尿管导管,分别接尿袋记录尿量,插管后即有尿液流出,速度较快,均为澄清尿液.术后记录24 h尿量并隔日复查肾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前列腺体积〉80mlBPH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资料。结果48例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出血较多需输血1例;2例电切后出现排尿困难,其中1例经再次电切及口服溴苄斯的明后排尿通畅,另一例予膀胱镜下血块清除后排尿通畅。本组手术时间90~160(120±22)min,术后42例获随访2个月以上,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6.70±1.17)ml/s升至术后(18.50±1.8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5.50±2.64)分降至(8.00±1.40)分,残余尿(PVR)由术前(105±21)ml降为(25±4.6)ml,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5.5±0.3)分降为(1.5±0.6)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大体积BPH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三种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20例足月妊娠产妇,ASA评分(1~2)级,随机分为3组(n=40),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C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观察各组产妇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切皮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知晓发生率,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第一次呼吸时间、以及使用辅助呼吸、胸外按压和药物复苏例数。结果:A组产妇HR和MAP麻醉诱导前、后和切皮时变化明显,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产妇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新生儿第一次呼吸时间A组和B组长于C组(P〈0.05),使用辅助呼吸例数和胸外按压例数A、B组多于C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对产妇循环影响小,对新生儿影响轻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